九我家的鸡鸭鹅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养些生畜和家禽,许多人家还养只小狗和小猫。这和现在的城里人养宠物不一样,我们不是养着玩的,都是有用处的。

    猫是用来逮老鼠的,狗是看家护院的,猪是养着过年吃的,鸡是留着下蛋的。但鹅和鸭却不是每家每户都养,因为鹅要有人赶出去吃草,鸭子得有人去逮活食喂,诸如河蚌、青蛙、蚯蚓、蚂蚱、蛆等等,否则就长不肥。

    我们家每年春天都要孵化一窝小鸡。母鸡孵小鸡是件很有趣的事。

    一般一窝可孵20只鸡蛋,出鸡率一般在80%左右。母鸡不分白天黑夜,2小时连续不断地孵窝,为了让每个蛋均匀地受热,偶尔用脚把蛋翻个身,调整一下蛋的位置。

    每天晚上你得给母鸡喂食、喝水。最有意思的是快到三周时,为了检验所孵化的蛋是否发育正常,得把蛋逐一放到温水中检验。保留那些晃动的蛋,因为会晃动的就说明小鸡发育良好,而不动的则是坏蛋。

    再往后的几天就是等待小鸡的出壳。小鸡出壳时可听到小鸡啄蛋壳的声音,小鸡要出来得先把蛋啄开一个口,再把蛋壳撑破才能出来。

    那时候我总是喜欢等在鸡窝旁,观察小鸡出壳,有时看小鸡出壳挺费劲的,手就痒痒,趁大人不注意就动手帮忙剥开,可这个举动往往遭到妈妈的训斥。

    妈妈说,小鸡出壳时不能剥开,要让它自己挣出来才好。

    刚出壳的小鸡身上的毛湿漉漉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可过一会儿就变得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鸡很好养,早上放出去,自己在外面找虫子吃,高兴起来还能飞过村边的小池塘到庄稼地里去找食吃,到了天黑自己回家。

    鸡有时也会生病,记得有一次,一只小鸡消化不良,肚子涨得鼓鼓的,眼看就不行了,二哥就用剪刀把小鸡肚子剪开,取出不消化的食物,然后用缝衣服的针线把伤口缝起来,第二天,那只小鸡竟然活下来了,后来还下蛋了。

    那年,我们家养了两只小鹅和只小鸭。因为鹅和鸭吃的食不一样,鹅吃草、吃菜、吃粮食,鸭子不吃草,爱吃粮食,更爱吃荤食。

    所以小鹅和小鸭除了吃粮食时在一块,平时是互不来往。后来小鹅死了一只,只剩下一只。小鸡有鸡妈妈带着,到处跑着找虫子吃,玩得很开心。小鸭时不时就跳下河,一边戏水一边逮小鱼小虾吃,玩得也很开心。

    剩下这只小鹅哪边都插不上,只能独自在一旁闲逛,显得十分孤单。过了一段时间,这只小鹅实在耐不住寂寞,就跟着小鸭混,小鸭下河它也下河,小鸭逮小鱼小虾它也跟着瞎胡闹。

    后来我发现在喂小鸭蚯蚓时,小鹅也跟着抢。我心想,你抢什么呀,你又不吃荤。可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它不是抢着玩,它竟然把抢到的蚯蚓吃了下去。我就纳闷了,鹅是不吃荤的呀!它怎么也吃蚯蚓呢?

    我把此事告诉妈妈,妈妈根本就不信,她仔细观察后才说了声,这还真是个稀奇事,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见到鹅吃虫子呢。再往后,这只小鹅不仅吃蚯蚓,就连蛆、河蚌、小鱼小虾都吃,凡是小鸭吃的它都吃,你说奇怪不?

    我想这大概就是从众心理,要不就是入乡随俗,究竟怎么回事,至今也没弄明白。

    十过年

    小时候最开心的日子莫过于过年了。每当离过年还有个把月的时候,心里就惦记着过年的事了,因为过年吃的好,玩的好,还有新衣服穿。

    在我们家乡,人们把春节看得很重,平时日子可以过得苦一些,过年不能马虎。从秋天起就着手准备了,收上来的花生、芝麻、蚕豆、黄豆之类的粮食,都要留一些过年吃。杀的鸡、鹅、鸭都要腌起来,留着过年吃。

    离过年还有一周左右就开始忙了,炸炒米、做花生糖、芝麻糖,多数人家都要杀一头猪,忙得热火朝天。

    杀猪可好玩呀,两个壮汉,一人揪住猪的耳朵,另一人左手揪住猪的尾巴,右手抓住猪的一条腿,顺势往长凳上一扔,刽子手立马上前用左膝按住猪身,左手按住猪头,右手持刀,以熟练的手法对准猪的喉咙就是一刀,你看那刀还没有拔出来,血就沿着刀口喷出好远,随着出血的时间延长,猪的吼叫声也渐渐地低沉下来。

    紧接着就是烫猪、吹气、刮毛、开肠破肚、分割猪肉,杀猪的热闹场面要持续一两个小时才能结束。

    杀猪的当天要吃“头刀”,什么叫头刀呢?就是把猪血和一块槽头肉,加上一篮子青菜,烧上一大锅,亲朋好友都来吃,你一碗,我一碗,那才叫香呢!

    年前的两三天开始磨豆腐、包团子,团子是荞麦面做的,荞麦面很白,可下锅就成了铁灰色,吃起来很香。团子的馅是雪里红、豆腐干和少量的肉丝。还要另外包一些,那是专门给要饭花子准备的。

    年三十这天,一早就得起床,首先是准备贴门联,这项工作一般都是由二哥和我完成的。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大门上贴的基本上都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的对联,对联必须在吃午饭之前贴好。

    年夜饭做好了摆上桌,人还不能吃,要先敬祖宗,敬祖宗就是在摆好的饭菜前面点上蜡烛,点上香,家人一个个轮流给祖宗磕头,敬完祖宗之后年夜饭才能开始。吃年夜饭时,大人要给小孩压岁钱,一般都是两毛,最多给五毛钱。

    吃完饭还有一项重要的事,那就是烧纸钱,相当于给祖宗发年终奖。烧纸钱可有讲究,最好是男孩子去烧,据说男孩子烧的比女孩烧的值钱。

    再就是烧纸时要画个圈,防止野鬼抢钱。当然啦,也要另外给孤魂野鬼烧一些,给野鬼烧时还得边烧边喊:“瘸子、瘫子、瞎子、孤寡、无儿无女一起来拿钱啰!”用现在的话大概就是扶贫。烧完纸回来就剩下准备新衣服了,新衣新鞋都准备好,可以试穿,但还不能穿,要等第二天才能穿。

    大年初一可以睡迟些起床,叫做睡元宝觉。起床后,大人小孩个个换上新衣服,四天年期间,不能扫地,要扫也只能从外往里扫,以免把财气给扫出去了。

    小孩子只管吃,只管玩,什么事都不做。由于过年不许骂人,不能打人,也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所以小孩子这几天很自由,闹翻天都没事,即使做错了什么,大人也不会打骂。所以,我们老家有句俗话,“大人忙种田,小孩巴过年”,大概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