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修真小说 > 余长生问道 > 第9章 我有秋水剑 长趋鬼王庭
    第9章我有秋水剑长趋鬼王庭

    翌日,金乌东升,光耀万里,仿佛给蒙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衣。

    长生三人收拾妥当,吩咐客栈小厮给马匹喂了草料清水,自马厩中牵了出来,正准备出发,看到旁边刘长风一行人也牵马而出。

    余长生颌了颌首,也不言语,翻身而上,打马出了关口,入了蒙山道。

    蒙山道长有二十里,曲折坎坷,车马难行,更有数条支路,蜿蜒回复,不知在这里演绎了多少沙场征伐,更不知这巍巍青山埋葬了多少尸骨。

    余长生三人打马急行,初时道路开阔,愈行愈窄,且愈发坎坷。

    行不三里,只见面前豁然开阔,却是到了三岔路口,长生微一思索,旁边余安低语几句,便拨转马头,挑了左边的一条路。

    正要前行,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喊声,回头一看,是天刀门一行人,俱都骑青马,青衫青马,让余长生不由想起前世的校服,有些忍俊不禁。

    停了片刻,天刀门众人已赶了上来。

    “诸位有礼,不知诸位何故喊停我等?”

    周渊见自家少爷不愿出言,只得上前问道。

    “久闻‘吴越蒙山关,三千甲难渡’,今日一见,更甚于传言,不如我们结伴而行,路途也好有个照应。”刘长风回了一礼,道。

    “这……”周渊回头望了余长生一眼,见余长生颌了颌首,便道,“如此甚好,路途凶险,彼此有个照应也好。”

    于是两伙人结伴前行,道路坎坷难行,可是一行人皆是武艺高手,骑术也都上佳,因此速度也是飞快。

    又行了有四五里,众人绕过一个弯道,突然勒马急停,只见十丈开外的山道左侧一块丈许青石之上,站着一只八尺高白鹤,头顶鲜红,浑身雪白,更无一丝杂毛,金睛铁喙,两爪如铜钩一般,正在那里自顾剔毛梳羽。

    众人大为惊异,又不敢轻举妄动,余长生笑道:“像这样大的白鹤,倒也少见。”

    忽然自山石旁钻出一条大青蛇,有四尺来长,浑身青意斑驳,唯有顶上一点,漆黑如墨。

    那大白鹤见青蛇出现,赶忙用铁喙去啄,只是青蛇跑的飞快,鹤嘴到时早已跑开,钻到旁边乱石堆中,不见了踪迹。

    大白鹤愈加恼怒,嘴脚齐上,铁喙到处碎石四溅,火星乱飞,连抓带啄,把丈余方圆的乱石啄成一地碎屑。

    青蛇终于藏身不住,从石堆中钻出来,正待溜走,大白鹤一步赶上,只一啄,就把蛇头啄断,蛇身兀自扭曲翻滚,大白鹤不慌不忙,两只长脚踩住长长的蛇身,长嘴自蛇身轻轻一理,就将蛇身分作数十段,只几下,就下了腹中。

    大白鹤抖抖身上羽毛,一声清唳,望空而去,一晃眼,已飞到云中,不见了踪影。

    众人早已被这一番奇景惊的说不出话来,兀自出神。

    周渊干咳几声,道:“此地险峻,多生妖魔,我们速走。”说罢打马前行。

    其余众人连忙跟上,只是道路崎岖,纵不得马,只能慢行。

    那天刀门一行人中唯一的少女似乎有些无聊,又有些许好奇,对周渊问道:“周师叔,为何你们都说此地多生妖魔呢?”

    周渊一侧目,见自家少爷也注视着自己,无奈道:“蒙山乃天下名山,横跨吴越故楚豫章,逶迤连绵,只是气机散乱,多有阴氛,故名蒙山。

    俗话说深山大泽,多生妖魔,而蒙山尤甚。此关横切蒙山,山脉灵机郁结不畅,必有妖魔占据借此修炼。

    更兼每至战乱之际,此处因其险要,战事频发,埋骨累累,死气不散,鬼氛丛生,妖魔乱舞。

    只是此时大乾兴盛,天下太平,国势鼎沸,此处辟为商道,又有诸多奇人异士斩妖伏魔,这才安生几分。”

    说完顿了顿,又道。

    “昨日在客栈见那夏侯想来便是此道中人了。”

    “周师兄所说半分不差。”

    刘长风听此插言道。

    “由此往北二十里,便是一处古战场,大乾开国之时,有三十六路反王纵横沙场,其中号称宋义王的孟海公便兵败于此,三千残部皆被坑杀,自此阴风鬼气经年不散,更常有阴兵鬼魅出山作乱,过往商旅饱受其害,这才有金华府派兵在此驻守。”

    “啊!”

    那少女似乎听的入了神,听到此处有些害怕,不由的惊叫了一声,众人目光都被其引了过去。

    少女羞红了脸,低下头不语,恰好马蹄踏到一块碎石,一个踉跄,少女手中没有抓紧缰绳,顿时朝马下摔去。

    少女右侧正是余长生,见到少女行将落马,赶紧松开缰绳伸出双手接住,恰好抱住腰肢,一使劲将其抱起,侧坐在自己马匹上。

    这一下兔起鹘落,众人眼前一闪,就见到少女已经到了余长生怀里,不由膛目结舌。

    少女这才反应过来,面目羞红的如要滴血一般。想要跳下马,却觉得浑身软软的没有半分力气,腰间的两只大手似乎有无穷的热力,透过薄薄的青衫传遍了全身,让她的心脏砰砰乱跳,半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余长生有些诧异,只感觉少女蜷成一团贴在他的怀里,低下头也不言语,浑身更是发烫。

    纵是无意间救了你也不用如此吧。长生低头打量,恰好少女似乎鼓起来全身力气抬起了头,两人目光顿时交汇。

    长生自昨日遇见天刀门众人,一直有心事盘算,此时是第一次认真打量少女面目。

    只见怀中少女眉如远山,目如秋水,肤若凝脂,此刻羞红了脸,更是惹人疼惜,当真是盈盈佳人。

    长生前世今生,哪里和女生如此亲密接触过,更何况是此等绝色少女,怔怔的低头望着,不由的有些痴了。

    余长生正自出神,忽然心中警兆大起,似乎有巨大的危险在迅速接近,急忙惊醒,大喊一声,“有埋伏!”然后左手把少女往怀中一搂,右手就去取马鞍上的兵刃。

    那少女突然被余长生搂在怀里,双手不由自主的环抱长生腰间,只觉得周围满是好闻的男子味道,一时间脑袋晕晕的整个世界都模糊了。

    从少女坠马到长生示警,一系列事情电光火石般发生,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唯有周渊和余安连忙取出兵器向余长生聚拢。

    其余人这才反应过来,伸手就去取兵器,只是不待他们准备妥当,就轰隆一声,左侧一道黑雾冲天而起,溅起无数碎石。

    那黑雾迎风便涨,刹那间跨过数十丈距离,已是遮天蔽日,将整个山道前后百丈化作幽冥。

    黑雾不停的翻涌咆哮,片刻之后,前路黑雾分开,一个骑马的阴将军慢步走了出来。

    马蹄深沉的踏踏声传入众人耳中,宛如一声声重锤敲在心头,有几个武艺稍差的天刀门弟子嘴角已经渗出血来。

    众人顾不得许多,定神望去,只见这骑马将军身高九尺有余,身穿漆黑的铁甲,无数鬼篆若隐若现,头戴黑虎赤缨盔,腰间一条饕餮护腰,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拿一柄丈八长枪,有鸡蛋粗细,枪头闪耀着幽光,寒意凛凛。

    这鬼将面目幽深看不分明,只有两道绿光似欲择人而噬。

    周渊脸色阴沉,回头望了一眼,只见无数鬼兵自阴雾中鱼贯而出,心底顿时又沉了几分。

    想了想往长生身边靠了靠,正要说话,就听余长生道:“休言!今日之战生死皆由天定,唯尽力尔!”

    语气铿锵,不容置喙。

    余下诸人尽皆揣揣,唯有刘长风面目沉静,此时听到余长生言语,不由暗自点头。

    “此子倒是性格刚毅,若是今日脱得大难,秋水能与他结百年之好也是良缘一桩。”

    不提刘长风心中念头,只见高大鬼将策马走到众人三丈之前站定,长枪一指,磅礴的气势如山岳般压了过来,说道:“交出阴玉珠,饶尔等不死。”

    声音晦涩,好像指甲划过在地下埋了数十年的陶罐发出的声音一般。

    众人不解,唯有余长生和周渊侧着眼睛盯着刘长风。只见刘长风瞳孔一缩,握缰持剑的手一紧,长生和周渊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那鬼将见无人应答,也不多言,长枪一挥,嘶吼一声,顿时众人背后的阴兵一拥而上,余安和一众天刀门弟子赶紧迎上。

    这些阴兵披着冥铁甲胄,浑身阴气流转,几乎刀枪不入,又力大无穷,往往一刀下去那些弟子就被震得虎口开裂。只是阴兵众多,因此一触之下就有两名弟子遇难。

    刘长风一看,目眦尽裂,长剑一挥,也冲了上去,一招听风迎客,就已把一个阴兵的头颅斩掉。

    见到余长生望向自己,周渊也点了点头,纵身下马,跳入战团,枪尖划过朵朵枪花,每一个枪花都撕裂一个阴兵的躯体。

    低头看着好像鸵鸟一样缩在自己怀里的云秋水,余长生有些无奈,倒持长剑,双手用力把她抱起放在周渊的马上。

    云秋水这才反应过来,一抬头看到周围情形,脸色猛的由红转白。

    余长生也不理她,长剑横在眼前细细打量。吴越自古就有铸剑传统,他去年偶尔寻到一块天外陨铁,于是拜托父亲寻访了铸剑大师,又用了自己前世的知识,三月乃成此剑。

    此剑长三尺六寸,造型雅致,铸成之后,剑身之上有天成铭文,如秋水盈波,剑光清亮,似云间剪影,故名秋水剑。

    他极爱此剑,修习《太上感应篇》六年,小有进益,神魂饱满,连带着一身武艺也臻于先天圆满之境,只是《太一洞玄长生妙法》太过艰难,至今尚不能得门而入。

    可是他却自《太一洞玄长生妙法》中寻到一部炼剑之法,日日以精气喂养,时至今日,还不曾试剑。

    长生将手指一弹,剑身悠悠清鸣,如歌如泣,伴着悠悠剑鸣,轻轻吟道:“

    我有秋水剑,长趋鬼王庭。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

    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

    倚天伏鬼神,画地取雄名。”

    声音清冽,不似凡人。

    吟罢,脚下用力,人已经飞离马鞍向鬼将疾射而去。

    ——————————————————

    很喜欢秋水剑,有会美工的,我提供创意,你绘图,私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