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山,原名刘山。地处山东安丘西南部,矗立在昌乐安丘的界河汶河南岸,海拔441.9米,为红沙沟、辉渠两镇界山。
先前,留山顶上有座前后三院的庙宇,名为秀云寺。前殿主尊供奉如来佛祖,后殿供奉主神三灵侯,人们尊称“刘山爷爷”。刘山爷爷即南宋武帝刘裕。公元409年,刘裕率军征讨南燕时,曾驻军留山,后来(公元420年)成为南朝宋开国皇帝。留山周围百姓把他奉为神灵,以建庙纪念之。
好一座秀云寺,但见汶河环绕,飞云倾泄山顶,百年老树穿插其间。移步山门,但见云绕亭柱,苔上台阶,满眼甚是清净。庙里有一得道高僧,名曰释延净,俗名王根清,是汶河北岸王家埠人士,虽是囚首垢面,却也眼若星辰,气态高古。此僧人“文革”中曾经还俗,娶一独眼老婆,前四年弃妻再度入寺,又开始在青灯下吟诵《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老僧手下还有三个小和尚,是释清净收留破败人家的孤儿,皆蠢相,除习经外,便种菜,砍柴,挑水,扫除寺院。他们背地里骂老僧还过俗,身不洁净,无奈老僧栖止寺内先后三十余年,披览佛教典籍,精通经义,亦懂得《解深密经》》玄妙之术,熟知地史艺文,三个小和尚,也就只好尊他为长。
这释延净倒也有一独特本事,便是识相。看一眼众生,便知他的前世。这秀云寺香火旺盛之时,那真是人头攒动,游人如织,洪钟绕梁飞,香烟飘五界。除了供奉佛祖打坐念经,这释延净便抄手默坐殿上,打量来上香的一干人众。便见的信男信女纷纷跪倒佛祖菩萨面前,其前生便一一脱现出来,有的是猪狗,有的是老鼠,有的是狼虫虎豹,有的却是蚊子苍蝇。释延净明白,这便是世间众生,莫不辗转生死于六道之中,生死像**旋转一般。
话说某一天下午,来了一位男香客,在缴纳了重重的香火钱以后,便要求释延净为他看相。释延净熟识这位香客,是黑峪子有名的大善人刘汶水。这刘汶水不仅长得面善,还一向行善乡里,济危救困,被四乡八疃称作刘大善人。只是天不作美,刘大善人行善积德,现今年过四十,并无生得一男半女,想想偌大家业后继乏人,刘大善人甚是苦恼,不时便到留山上来,烧香磕头,祈求天降子嗣。
看看刘大善人如此虔诚,又多有香火进贡,释延净便有意帮他。这天看看天色已晚,释延净便道,刘施主,你有一愿未还,故所求不能如你所愿。明天午斋时分,请你到斋堂,听老衲为你解释。
刘大善人遵从释延净嘱托,翌日午时赶到留山秀云寺斋堂。斋堂门口,释延净正在迎接,案堂上已摆上了两幅碗筷斋饭,无非就是蔬菜豆腐之类。释延净招呼一声,刘施主请先用斋饭,就与刘大善人用起斋饭,出家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虽不言语,却不断打量刘大善人的吃相。
斋罢,释延净把刘大善人带到了僧房,刘大善人惴惴不安地问,老师傅可有什么嘱咐?
释延净道,刘施主一心向善,宅心仁厚,日后定当厚有福报。此前让你到斋堂用斋,我也是观察你的前世。所谓六道轮回者,一曰天道;二曰阿修罗道;三曰人道;四曰畜生道;五曰饿鬼道;六为地狱道,六道众生的状况,千差万别,一一细说,不胜繁杂这些自不必说。但凡凡人出生,必有前世灵魂注入其体内,不过其前世却各不相同。这通过人的吃相就能反映出来!吃相就是前世的,改变不了。你看饭桌上吃饭低头不顾,呼哧呼哧夹带咀嚼声响的,前世一定是猪;细嚼慢咽,抬头左右摇摆的一定是牛羊;双眼放光盯紧食物,目不斜视,连咬带撕,狼吞虎咽嘎吱吱响声的一定是虎狼;小口细咬,慢慢吞吞,一顿饭吃一个时辰的一定是蚊虫;而吃两口停下,左顾右盼者,一定是羚羊獭兔了。
刚才我反观你的吃相,便发现你的前世是牛。你的前世就在留山西南郚老李家,往日,你的今生父母去往南郚借牛播种,你见到了你的亲生父母,慌乱中冲撞了栓牛柱子,碰落了牛棚上的一窝燕巢,两只雏燕掉落地上,被你一蹄子踩死。你是无意为之,但雏燕死在牛粪里不得超生,加之雏燕父母一再追究,所以你的今生便有些许的不如意。
刘大善人听罢,感到还有些道理,懵懂间就像是发生在身边一样。便问老师傅可有破解之法。
释延净道,佛法自然,刘施主吉人天相!风雨已过,善果该报。遇风化吉,落鸟呈祥。说罢,便微微闭上双眼,眼瞳便显得漆黑,越发的深厚莫测起来。刘大善人见得老法师不再言语,便告辞出来回家。
刚出山门,一阵山风呼啸吹过,正巧吹落了山门外大柳树上的一个鸟巢,鸟巢里有两只刚出壳不久的喜鹊,幸好没有摔死。刘大善人善念兴起,觉得是两条生命啊,不能白白地就去了,连忙从寺里借来梯子,爬上粗大的柳树,把鸟巢用铁丝固定在顶端树杈上,把两只雏鹊放回鸟巢,忙活完了才赶回家。
不日,刘大善人年过四旬的妻子临产,生下双胞胎儿子。
几年间已是家丁兴旺,终得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