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其他小说 > 方山狐 > 八根黄瓜换八根金条
    话说道光年间,道光皇帝那是出了名的节俭,就是新做的黄袍也是要补上几个黄补丁再穿,那也不是全部做给别人看的,主要是皇帝对自己还是比较苛求的。

    道光廿九年正月,道光在内外交迫中忧愁成疾。开始还勉强支撑着临朝办理政事。到了正月丙午日,病情加重。他知道再也没有康复希望,除了国家大事,安排自己的儿子咸丰接班,就想着怎么也得享受一会了吧?自己对自己苛刻了这么多年,原想是树立形象倡导节俭,让大清江山万年不倒,谁知普天下百姓却还是不买自己的帐,大臣们更是背着自己风花雪月,花天酒地,全然不把祖宗的江山社稷放在心上。道光的得的是肺病,肺火攻心,烧的难受,就想吃鲜黄瓜压压火,可冰天雪地大冬天的,哪里来的鲜黄瓜啊?身边伺候的大臣一听,觉得皇上的事比天还大,连忙吩咐下去,八百里加急,递送文书,一天内找到带黄花的鲜黄瓜者,重重有赏。

    这道指令,当日上午就传到了时任乐昌县令的荔浦进士莫炽的案头,莫炽哪敢怠慢,连忙吩咐衙役张贴告示,有保存鲜黄瓜贡献者,重重奖赏,优先举荐做官。

    说来也巧,乐昌县城城西田家楼种菜的老农田敬奎老汉,这天一早正推着萝卜白菜去城里卖菜,到了菜市场看到许多人围着一张告示,在谈论着什么,就凑上前去凑凑热闹,田敬奎是不认得字的,就问一边书生摸样的人,写的是什么,是不是又要加税啊?那个书生介绍说,皇宫里要鲜黄瓜,如果谁家有,贡献了那可要发财了,不说封官,说不准皇家会给金元宝呢,可这冰天雪地的,到哪里去淘换鲜黄瓜呢,这不是折腾人嘛?旁边的一个老汉接过话茬说,就咱昌乐种菜的老把式们,说不准有这一手的呢。

    田敬奎老汉听罢,一阵狂喜,不敢多言,连白菜萝卜也不迭的卖了,连忙推车回家去取保存的黄瓜。不一会儿,田敬奎就推着五颗硕大的白菜进了CL县衙,衙役拦住,田敬奎说道,是给皇上贡奉黄瓜的,你等给耽搁了小心脑袋,衙役一听不敢怠慢,赶忙报知莫炽县令,县令出衙一看,田敬奎大汗淋漓的推着几棵白菜,在县衙门口,便喝问道,宫里要求贡奉鲜黄瓜,你弄几颗白菜,是不是想钱想疯啦?田敬奎听罢,连忙说,县大老爷莫急,鲜黄瓜就在白菜里面包着,可水灵着呐!剥开了一准跟新摘下来的一样鲜亮!莫炽不明就里,连忙问你是怎么包进去的?田敬奎回答,去年秋天,种白菜之前啊,我就在地边早栽上了几棵黄瓜,等着白菜开始长大卷叶了,黄瓜也就开花结妞了,我把黄瓜秧子铺倒,把黄瓜放到白菜叶里包起来,白菜黄瓜一起慢慢的生长,每棵白菜里包了两只黄瓜,等到收白菜时,黄瓜在白菜里早已长大,放在地窖里保鲜,一个冬天保准水灵,又能在过年时吃个新鲜,去年我一共种了七棵,过年时吃了两棵,剩下五棵没舍得吃,现在正好献给皇上了。

    莫县令一听,顿觉耳目一新,当下心头大喜,觉得是立功的时机到了,但细细寻思却也不敢大意,毕竟是朝廷里安排的大事,要是让这老刁民糊弄了,那还不是要掉脑袋了?连忙吩咐衙役,现场剥开一颗看看,到底是否属实。众衙役手忙脚乱剥开一颗白菜,立马显出两只鲜亮无比的翠绿黄瓜出来,只见那黄瓜头顶鲜嫩黄花,周身遍布细嫩毛刺,通体遍布细密水珠,就如同长在黄瓜架上一般。莫县令一见大喜,连忙喝住,别剥了别剥了,六百里加急,赶紧送往京城。

    昌乐到京城也就一千多里的路程,半天多的时间,到傍黑天时分就把黄瓜送到了道光的榻前,道光皇帝看着鲜嫩的黄瓜,一扫病态,一连吃下两根,顿觉腹内清新无比,肺火顿时消除,颇为受用,一时感觉沉疴痊愈。道光皇帝问,这是哪里贡奉的黄瓜啊?怎么保存的如此的鲜亮?一共贡奉的多少啊?一边伺候的大臣,连忙回答,是果蔬之乡昌乐田姓老汉贡奉的,一共送来八枝。道光听罢,吩咐道,赏!重重赏!八只黄瓜,赏赐八根黄鱼儿。皇命一出,下面立即执行。

    命令传到乐昌县令莫炽命人连忙从库房里提出八根金条,送往田敬奎老汉家,连忙找来县教谕郝毓蘭商量,把田敬奎老汉的儿子田七,选拔为县贡生。

    田家逢此好运,连忙添置家产,购置驴骡家仆,买地在村东盖起三间二层高楼,东西两村皆称之为田楼,田敬奎老汉的长子田七,被选拔贡生后,花钱捐了个举人,外放莱州等地为官,因为胸无点墨,不会处事,遭到同僚和士绅层层打压,被逼无奈辞官回到乡里,安心经营父辈的财产,在昌乐城里开有十多间铺面,拥有一百五十多顷田产,一时间成为昌乐周边的首富,直至孙子一辈,一只大烟枪,家道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