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朝南经过了二个多小时的飞行,已经到达了这次旅行的终点。从空中看尼古拉斯岛,它像是两颗互相依偎的碌宝石,镶嵌在万倾波涛之中。
飞机缓缓降落在尼古拉斯南岛的山脚下,这里山清水秀,林木葱郁,空气清新,阳光普照。埃米莉随着其他乘客跳下飞机,来到宿舍楼。透过乔伊宿舍的窗户,可以看见不远之处的白色建筑物,那里便是贝特·道格拉斯公司所标榜的“生命隧道”。埃米莉把信号转发器放置在窗户附近,将天线隐蔽在窗外,准备在她进入大楼以后,将信号通过卫星传给克拉克。这时敲门的声音响了,埃米莉连忙用窗帘挡住了这只首饰盒。
敲门的是戈夫里。
“你能解释一下吗?”他指的是蓝宝石项链。
“对不起,我昨天感冒了,”埃米莉带着鼻音说,“这根项链我早就有了,为了表明你我的关系,我对别人说是你送的,你很介意我这样说吗?”她按照刚才想好的主意对戈夫里说。
“啊……不!你这么说很合适,”戈夫里说,“你早该和我说清楚,我以为你另外还有一个男朋友,听我说乔伊,我们结婚吧?”
“结婚?我……好吧!我正在考这件事。”
“你昨天不是告诉我,你已经考虑好了吗?”
“啊,是的,我是说正在考虑时间问题,是不是再过一两个星期?”
“那太好了,不过现在这么忙,我担心谢尔曼博士能不能把度蜜月的假期给我们。”
“是的,这件事到时候再说吧!不过现在我想单独呆一会儿,你不介意吧?”
“好吧。”戈夫里有些没趣地走出房间,他感到有点儿不对劲。乔伊不像往常那么热情,变得冷冰冰的,好像换了一个人。
这里有两座白色的建筑物,一幢还在进行建造,一幢已经完工。在这幢已完工的大楼的底层,一堵隔墙将其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分别称为I号和II号“生命隧道”系统。每个系统只有两个入口,其中在前面的是一个双开门的玻璃大门,客户和一部分现场工作人员从这里进出;另一个在系统的后面,是一扇不起眼的小门,专供系统内部的操作人员进出。而在这座白色建筑物的楼上,则有两层冷藏仓库,至于做什么用的呢?公司对此讳莫如深。
下午,“乔伊”和她的同事们进入了前面的玻璃大门,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现场,做着开始工作前的准备。这儿就是“生命隧道”系统的正面大厅,场面宏伟壮观。系统操纵台安置在一个高出地面两英尺的平台上。在操纵台的后方,以及后侧方设置着一排围栏。那些金色的栏柱大约每四英尺远一个,由深红色的丝绳自然地连接起来,在两英尺高的空中划出了若干个优美的弧线。在操纵台的前面是一张装了轮子的手术台,安放在两根细铁轨之上。那铁轨向前延伸,一直达到前方圆形隧洞的深处。那隧洞又深又黑,这也许是主人特意设计的,为的是给那些来访的客人留出想象的空间。
在准备办公室里,一名护士将文件夹交给戈夫里·巴克。
戈夫里说:“今天下午,我们将执行第三十六号合同。”
按照以往的惯例,由戈夫里负责正面大厅的“前台”,由托比·赖特负责系统内部的“后台”,乔伊和另外一位助理作为后备,根据现场的需要,协助他们俩人的工作。
“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就进入岗位吧!”戈夫里说。
托比·赖特带着两名工作人员走出大厅,朝系统的后部走去,他们穿过铁栅栏消失在走廊的拐角处。
戈夫里走出准备办公室,登上操纵台,埃米莉站在他的旁边。这时候凡是埃米莉看得到的,远在拿骚的克拉克也能看到。蓝宝石项链和那些相关的设备正在发挥着它们的巨大威力。
在这个操作台上有一台二十英寸的高清晰彩色显示器,还有几十只各种仪表,以及为数不多的开关和按钮,那些开关和按钮是使用彩色塑料制成的。戈夫里曾经告诉过乔伊,操纵台里面有一台性能强大的电脑主机。在操纵台的一侧,还有两台辅助电脑,监控着系统边缘设备的正常运转。
戈夫里从容地打开系统总开关,那个黑色手柄被旋转了九十度。操纵台上黄色的指示灯亮了起来,一些仪表也开始了工作。
“系统进入自动检测状态。”电脑的喇叭响了,这是一个会说话的家伙,音色单调的声音吓了埃米莉一跳。
操纵台的主显示屏同时也打出了一排文字:“系统进入自动检测状态。”
六十秒钟以后,电脑报告:“系统经检测正常。”
戈夫里拿起一只红色的电话听筒,这是系统内部的直通热线,接电话的是托比·赖特。
“准备好了吗?”戈夫里问。
“是的,准备好了。”托比答道。
“皮夹克怎么样?”
“领来了,她看起来很不错。”
“请注意,”戈夫里嘱咐道,“最近一批HP蛋白酶经测试只有正常值的百分之七十,你可以考虑酌情增加药量。”
“是的,我打算每份使用一点五个安瓿,你看如何?”
“我想可以。“
“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
“再见!”
埃米莉伸着耳朵听着他们的对话。她想,这种HP蛋白酶大约是某种可以溶解HP的东西。至于它的使用方法,她必须在以后的侦察中弄清楚。
第三十六号合同的当事人是一位昔日的女影星,如今年近九十,人老色衰,漫长的岁月几乎让人把她忘却了。她的也上了年纪的儿子、儿媳妇,以及孙子、孙媳妇和曾孙女伴她同行。同时在现场露面的,还有女影星的几位老朋友。
戈夫里自信地向客人们介绍着“生命隧道”的神力,精妙之处,忍不住眉飞色舞,指天画地。来宾们被请到操纵台后侧的栏杆外面。女影星热泪盈眶,与她自己的亲人拥抱告别,依依不舍,这并不是在演戏,而是真实感情的流露。她的曾孙女问道:“曾奶奶,您还会回来吗?”
“当然,孩子!”
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戈夫里请那位女影星更衣,两名护士陪同她进入了一间更衣室。片刻,那老人出来了。她光着脚,一条白色的布单包裹着她胸部以下的部分。护士们将她扶上手术台。在躺下之前,她最后向人们做了一个告别的飞吻。手持镇静剂注射器的护士站在一旁,只等她躺下去便开始注射。
两名护士站在手术台对侧,抓住她的双手、双脚,用手术台的固定皮带捆住。她的头也被一副曲线夹夹住,不能随便活动。
“注意,不要太紧,松紧要适度。”戈夫里站在操纵台上,手持无绳麦克风,提醒那些操作者。
一切准备完毕,护士们开始用酒精棉球在她的脚心处,头面部耳朵附近进行消毒。
一名男医生打开一个金属盒,里面全是专供针灸使用的银制细针。当他取出银针用酒精擦拭时,那女影星睁大了眼睛看着他手中两英寸长的细针。
“别担心夫人,”那男医生说,“这种针刺入肌肉既不很痛,也不会出血。”也许是镇静剂的作用,那女影星闭上了自己的眼睛,不再关心针的问题。
男医生用两根细针分别刺入了她两边耳廓的下面,又取出两根一英寸的银针刺入颌下。当他在老人的脚心处寻找穴位时,那老人感到奇痒难耐,忍不住“嘿,嘿,嘿!”地笑起来。她的双脚滑稽地躲来躲去,逃避着那位男医生的双手,这使得那些十分紧张的看客们稍稍地松了一口气。所有的三对银针都已经刺入了预定的穴道。这时,那位医生展开了手术台上的一束彩色电线,这些彩色电线经过电缆直通电脑主机,每根电线的头上都焊接着一个金属夹。他把这些彩色电线分别夹在那些银针的柄部,红色的夹在脚心的针上,兰色的,黄色的分别夹在耳边和颌下。当他把这些工作处理完了之后,便向戈夫里做了一个“OK”的手势。
戈夫里按动了一个绿色的开关。
电脑开始发出了声响:“这里是生命隧道系统,请输入密码,这里是生命隧道系统,请输入密码。”
戈夫里敲击键盘,输入了一组字符串。
“密码相符,请继续。”电脑的密码识别系统向戈夫里开了绿灯。
“我是戈夫里·巴克。”
“音调特征相符,请继续。”电脑的语音识别系统也向戈夫里开了绿灯。
“进入自动程序控制!”戈夫里命令道。
“是!先生,进入自动程序控制。”
操纵台上的黄色指示灯开始闪动,倒计时也随即开始了:“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该指示灯变成了绿色。那躺着的老人,双腿一阵抽搐,红色电线上已经加上了电压,真让人担心她是否受得了。戈夫里这时非常自信,他知道,这位夫人大脑里的感觉思维中枢已被关闭,以后不论碰见什么,她都不会作声了。
手术台开始顺着轨道向圆形隧洞移去,隧洞口的一圈绿色彩灯闪动着和谐的柔光。
手术台进入圆形隧洞之后,隧洞深处开始发出阵阵微弱的紫色闪光。一缕白烟袅袅,慢慢充斥操作大厅,这时人们闻到了一丝玫瑰香味,排气扇随即开始工作。手术台进入了隧洞的深处,从外面已经看不清,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正在向前移动的电缆。
“手术台到达指定位置。”根据程序控制的进度,电脑开始用文字和语音同时进行报告。……“输入询问信号”……“记录意识阀数据”……“输入询问信号”……“记录触发数据”……“打开感觉数据域”……“输入询问信号”……“记录反应数据”……“打开思维数据域”……“输入询问信号”……“记录反应数据”……“打开记忆数据域”……“输入询问信号”……“记录反应数据”……
操纵台上,监控仪表的指针不停地抖动着;电脑主显示屏的操作窗口不停地复述着程控的进度,屏幕的其他部分闪动着杂乱无序的信号。光盘刻录系统正在工作,那位夫人的灵魂信息正在以数字形式录入光盘。
戈夫里转过身来,面对栏杆外面的客人,对着麦克风说:“女士们,先生们:生命隧道运转正常,那位夫人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段时间比较长,大约三小时,请你们到来宾休息室等候,请!”
来宾们被请进置有沙发、茶几的休息室,操纵大厅里顿时宽松了许多。戈夫里说:“坐一会儿吧!乔伊,不然你会感到很累的。”
“谢谢!”埃米莉拉过转椅坐在软皮垫子上。
按照每个班次的常例,准备办公室的小姐这时送来了两杯咖啡。
戈夫里说:“你注意到没有,II号生命隧道的内部装修工作,快要结束了;我估计这个月底就会开始试运行,你得赶快掌握系统操作的要点。”
他说完打开抽屉取出两本书。一本是“生命隧道”系统的操作手册;另一本是关于针灸的医学书籍。那本针灸书一看便知是从中文翻译而来的,里面还有说明针灸穴位的彩图。
“这两本书你拿去看看,掌握这个系统对于你来说不会是件难事,怎么说你也是生物学系毕业的大学生。”
“没问题。”埃米莉接过书说。
“这对我们有好处,你提了副主任以后,你的工资可以增加百分之三十。”
对于戈夫里的这句话,埃米莉没作声,这对她来说毫无意义。
“信息拷备完毕,信息拷备完毕。”电脑向人们发出了阶段信号。戈夫里拿起红色话筒:“托比吗?我是戈夫里,后台情况怎样?”
“一切正常!”托比答道。
“那么,进入第二阶段准备!”
“是,进入第二阶段准备!”
戈夫里放下电话,把光盘刻录系统里的光碟取出,那位夫人的灵魂信息都在那里面。他小心地将这片光碟插进了另外一个光盘驱动器。
戈夫里对目前的工作环境很满意,想当初,条件可没有现在这么好。最初,他们是在一间狭小的手术室里工作的,除了必要的工作人员和客户本人以外,其它陪同客人一律不得入内参观。对此,人们的疑心很重。后来,谢尔曼先生采纳了市场开发部的建议,将工作形式改成了现在这样,客人们可以直接进入大厅观摩。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变是正确的。目前,“生命隧道”的业务量与日俱增,于此不能说没有关系。使用“生命隧道”这种形式,更显得具有神秘色彩,使人想入非非。当然,也有些喜欢追根问底的客户,探头探脑地总想看看“生命隧道”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人很讨厌,公司尽量不让他们了解实情。
“第二阶段准备完毕!”托比打来电话通知戈夫里。
戈夫里遂命令电脑继续工作。
电脑系统继续进行着繁杂无聊的工作,不断地用低沉的语调报告着程序控制的进度。
……“设置第二记忆信息域”……“第二记忆信息域设置完毕”……“输入触发数椐A”……“触发数据A输入完毕”……“输入记忆信息A”……“记忆信息A输入完毕”……“输入记忆信息B”……“记忆信息B输入完毕”……“设置第三记忆信息域”……
埃米莉出神地看着主显示器,她几乎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信号弄麻木了。
埃米莉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在家里她有一台自己使用的电脑,它的速度很快,处理信息随心所欲,几乎不用耽误什么时间。可是这套系统的电脑主机怎么这么慢呢?
速度慢,这并不是电脑主机的问题。事实上,“生命隧道”设置的是一部多台电脑的联机系统,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类别的数据,其中每一台电脑的配置都是目前顶尖的。问题在于“生命隧道”系统进行的并不是单纯的电子信息传导,而是电子——生物信息的转换,这是需要时间的。比如,据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在语言学习方面,往往已经学习过的词汇不久又忘了,需要反复地记忆,才能渐渐地变为大脑里永久性的资料。同样,“生命隧道”在进行电子——生物信息转换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刺激大脑相应的部位,同时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在“生命隧道”里,每处理一个个体,都需要向这个人的体内注入多达2500毫升的营养补液。
……“输入询问信号”……“核对反应数据”……“反应数据正确”……“打开睡眠窗口”……“输入触发数据”……“核对反应数据”……。
电脑仍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下午四点钟以后,来宾室里的客人走了出来,他们重新站在栏杆的外面,一边议论着,一边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戈夫里与客人们打着招呼,不时地回答着他们提出的问题。
电脑的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戈夫里的精神开始振作起来,他盯着电脑显示器目不转睛。
一部分监控仪表的指针已经停止了摆动,电脑喇叭的报告也显示出系统运行已经接近结束。
……“信息核对完毕”……“感觉反应正常”……“思维反应正常”……“所有中枢反应正常”……“一切正常”……“一切正常”……“一切正常”……
“既然一切正常,为什么手术台还不退出隧道?”戈夫里不满意地责问电脑。
“是!先生,手术台退出隧道。”电脑用低沉的音调答道,它好像有些不高兴。
“真是不见不知道,”埃米莉想,“原来电脑办事有时也会踟踟躇躇。”
操纵台上的绿色指示灯开始闪烁,隧洞里的轨道发出了轻微的震动。渐渐地,外面的人们已经可以看到手术台的形状了,几分钟以后,手术台终于停在了原来启动的地方。这时,绿色指示灯停止闪动变成了黄色,设备恢复了原状。
手术台上的老妪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妙龄女子。护士们迅速地除去了她脚心处的银针,耳廓下的银针也被拔掉了。但是,原来位于颌下的银针却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这时换成了一对弯形的器械插在她的鼻孔里。那玩意儿长长的,头上有一束精巧的金属丝,形状像个小刷子。
当捆住那姑娘手脚的皮带松开以后,她就迫不及待地跳下手术台。她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这大约是那小刷子刺激的缘故,然后她向护士们询问:哪儿有卫生间?
卫生间在更衣室旁边,她跌跌撞撞地跑了进去,足足在里面呆了十多分钟。埃米莉和很多人都感到迷惑不解,但是戈夫里心里很清楚,大量的补液已经使她的膀胱发涨,不去不行了。等她出来以后,她显得从容多了。她用有些走调的声音喊着她的亲人,客人们随即欢呼起来。不过,她还必须到更衣室去换一件得体的衣服,这会儿她跟先前进入隧道时一样,没穿衣服,仅用一块白布包裹着。她摇摇晃晃地朝更衣室走去,手脚有些不协调,两名护士扶着她一同进屋。这时,那女影星的儿子皱起了眉头。
看到这种情形,戈夫里猜透了客人的心思,连忙解释道:“这很正常,因为她的大脑控制系统与身体各部分还没有结合得十分完美,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就像发动机需要磨合一样。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适应期大约是二十天左右。”经戈夫里这么一解释,他皱起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了。
当那位姑娘从更衣室里出来再次露面时,她已经变成了一位高贵的小姐。她跑到栏杆外面,拥抱了这时看起来像是她爷爷的儿子。她又拥抱了其他亲人。“您是我曾奶奶变的吗?”曾孙女问道。
“是呀!”
“您真漂亮!”曾孙女赞叹道。“像白天鹅一样。您刚才战胜了魔鬼吗?”
那姑娘楞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是啊,是啊,你真是个乖孩子!”
爽朗的笑声和愉快的谈话将大厅里的气氛推向了热烈的高潮。
姑娘说着,笑着,用手指梳理着富有弹性的长发,激动万分。已经多少年没有这种感觉了,这时她感到格外亲切。
大厅里有一面专供“新人”们使用的落地镜。这位新人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优美的身段儿,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她热泪盈眶地转过身来,握着戈夫里的双手不停地说:“谢谢!谢谢!”
“曾奶奶,您还记得答应我的事吗?”
“记得,乖孩子。我们一离开这儿就给你买个大大的玩具熊。”
曾孙女开心地笑起来。但是,她们现在暂时还不能飞回自己的家里去,还需要在岛上的疗养室里呆上一段时间。
人们沉浸在惊喜之中,大家都关注着那位新人,没有人注意到戈夫里·巴克。这时,他把光盘驱动器里的光碟取出,放在一个标明身份的盒子里;又把计算机打出的文件整理好,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将这两样东西一起交给准备办公室的护士小姐,存入档案。这是一份重要的合同附件,以后还需要客户在文件上签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