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有朋自远方来
众人闻听屋外有人,十分惊诧。
单单只有赵旭,一个高就蹦了起来,对着门口大喊道:“拿的可是汾酒?”
“就是汾酒,不是扮酒!嘿嘿!”随着一声憨笑,走进一个面黄肌瘦的小伙儿,一只手提了一摞整整三大坛子酒。
“哎呀,十三兄弟!你这真是雪中送炭啊!”赵旭说着走过去跟小伙儿‘啪!’一击掌。
两位还真是不亏力,这一掌震的桌上杯中之酒都微微晃动。
楚河也走过来打招呼,“含孝兄弟,好久不见!”
小伙又是憨傻一笑,“嘿嘿,楚河兄弟,其实也没几日不见!”
楚河被顶的一怔,有些尴尬的回道:“呵呵,是是,确实分开没几日。”
说罢他把小伙引到桌前,向大家介绍:“这位便是百润榜上天下第一,晋王李用十三太保中排行十三的李含孝!”
李含孝?天下第一竟是个瘦弱的小伙!众人吃惊不已。
顿了一会,秦明见气氛太过静谧,急忙向一直在嘿嘿憨笑的李含孝躬身施礼:“在下秦明,见过少将军!”
李含孝一摆手,“哎呀!你就是秦明啊,我听赵旭说的耳朵都快起糨子了!都是爽快人,不要这么客套,弄的我都不知怎么称呼你了!”
说罢,众人都被他的憨傻直率逗乐了。
秦明也很欢喜李含孝的性格,笑着说道:“呵呵,既然少将军如此爽快,唤我秦明就行!”
不想李含孝故作气状:“再将军长将军短的,我可拿酒走了啊!真是客气个没完!”
秦明急忙赔礼:“呵呵,千万不能走,今日还要与你痛饮几杯呢!”
“嘿嘿!这还差不多。”李含孝有些满意,又问秦明:“你是几月生人?”
“正月!”
“我是腊月,那我就叫你秦大哥吧!”
“好啊,十三兄弟!”
“嘿嘿!这就对了。”李含孝很是高兴,笑着笑着,他忽然一摆手,眨着眼睛说道:“你们都不要介绍,看我能认个对错不!”
说罢,他开始扫量众人,“嗯,你这虎背熊腰的,定然是那韩彪子!”
韩靖一拍桌子,“哈哈,正是!”
“你大腿修长,而且如此修直,定是轻功高手,你是狗蛋!”
燕翎一瞪赵旭,接着向李含孝回道:“呵呵,对,我是燕翎!”
“嗯!你这好生奇怪的头发,定是齐奇!”
“猜得不错,十三兄弟!”
“你长得这么白俊,你...”
不等李含孝说完,魏通拍了他一下,笑着道:“可别装了!赶紧坐下喝酒吧!”
“哎呀,老魏你这人真是没意思,玩笑都不让开!”李含孝憨笑着责怪魏通,“那我就不客气了,咱们今晚不醉不休!”
说罢,众人随李含孝落座。赵旭急忙打开酒坛,给大家倒上了酒。
秦明举起酒碗,向李含孝敬酒:“十三兄弟,今日你是初次到此,我敬你一杯!”
不想李含孝却摆手推辞,“哎,不行啊,咱们也算是兄弟了吧?”
秦明一笑,“当然是!”
“嘿嘿!是兄弟大家一起喝!”李含孝端起酒碗,环敬一圈,眨着小眼睛又对向秦明:“我可听说秦大哥喝不了几碗,今日你可不能耍赖啊!”
不用想,这定是赵旭背后传话。秦明狠狠地瞪了赵旭一眼,又笑着回道:“十三兄弟能如此神速赶来,我今天就是丢了半条命,也要跟你喝个痛快!”
“好!干了!”
“干了!”
众人纷纷一饮而尽。
知道李含孝久在中原,肯定没吃过草原上的特色,众人无不热情招待。这个给夹块风干牛肉,那个给放条烤羊腿。不一会,李含孝身前的菜肴便堆积如山。
只见他左一口肉,右一口菜,吃的是满嘴流油,边吃边怪叫:“嗯!这个好吃!呀!草原的肉就是香!”...
一阵风卷残云,李含孝吃的‘咯咯’直打饱嗝。
他摸了摸鼓起的肚子,满意的说道:“哎呀!吃的好生痛快!只有这草原上的东西才正配喝酒!”
见他憨态可掬的样子,众人纷纷举起酒碗,“来,咱们喝上一碗!”
“咕咚!咕咚!”大家又是一饮而尽。
待众人放下酒碗,魏通突然问道:“十三兄弟,你今日怎么突然来塞北了?”
李含孝正抓着羊腿啃得滋滋有味,不便回答,只好用手一指秦明:“嗯,嗯嗯!”
秦明见状急忙解释:“我前日向晋王修书一封,借十三兄弟的飞虎军攻打大辽。不想这才两日,他就到了!”
此时,李含孝又一条羊腿下肚。他舔了舔手指上的油,接着说道:“我自己先来的!我三哥领着军队估计这会也就到半路!”
“那你是怎么找到小镇的?”魏通问道。
李含孝听后忽然一紧双眉,“林峰告诉我的!这个人真是无趣,让他跟我喝酒他不喝。让他领我出去逛逛他又说会冻坏我!我一生气,问了镇子的方位一路寻过来的!”
说着李含孝又是一碗酒下肚。浓烈的汾酒加上草原上肥美的羊肉,让他此刻有了些醉意。
“哎!还是你们兄弟好啊!”李含孝轻叹一声,似乎有些心事。
赵旭端起了酒,没眼神地问道:“十三兄弟,你们十三个人,难道还不比我们热闹?”
李含孝并未搭话,而是先饮了碗酒,又拿起块牛肉嚼了两下,然后慢慢说道:“唉!你们有所不知。我们十三太保虽然人数众多,但除了三哥是父王亲子外,连我在内其余都是他老人家的义子!而且是各怀鬼胎,其中属四哥李含信和十二哥康信最为阴险,觊觎父王的大位已久。这么一帮兄弟,别说如这般坐在一起喝酒了,就是能聊个痛快话都难上加难!”
李含孝说完,气氛立时静了下来。
真是一入豪门深似海啊!名扬天下的十三太保竟然不如这边疆小镇上的七个兄弟逍遥快活。
生逢乱世,七尺男儿确应建功立业。然而,与李存信等人的野心勃勃不同,秦明一帮更在意的是兄弟一起肝胆相照的点滴过程,至于是否真的能称王拜相,秦明心里也不能十分确定。
“唉!功名和权利真的就那么诱人?”秦明暗暗自问。想罢,他端起酒碗,对着李含孝宽慰一笑:“十三兄弟,人活一世,岂能尽如己愿。何况,你这不是认识了我们!”
一个‘我们’,瞬间温暖了孤寂已久的天下第一。十岁被李用收为义子,十五武艺学成便开始征战南北。每个血雨腥风后的夜晚,在那个彻夜通明的军营打帐中,那双久不能寐的眼睛早已丢掉了少年该有的朝气。还有那庞大幽森的晋王府,除了偶尔能在三哥李含续那里得到家的慰藉,剩下的只有尔虞我诈,虚伪做作!
秦明没有想到,一碗酒,一句话,竟然这个傲视天下的瘦弱汉子眼中噙满了泪花。
他抚了抚李含孝的后背,“含孝,喝了这碗酒!日后你若是无聊,便来这塞北的小镇找我们。”
“对!随时随地都有人跟你喝酒!不过,你可得多带些汾酒!哈哈。”赵旭粗中有细的说道。
“我陪你!”
“我也陪你喝!”
“我带你去罗锅梁打猎!”...
众人端起酒碗,纷纷安慰李含孝。
大家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李含孝。他抛掉了适才的不快,端起酒碗,嘿嘿一笑:“好!日后我可是没事就来!来,干了这碗!”
众人相陪,纷纷喝尽...
这桌满是温情的酒席,一直喝道深夜才散。李含孝跟着赵旭走了,燕翎背着齐奇回了家,韩靖则躺在地上醉的不省人事。
无奈,秦明只好叫住了楚河,魏通帮他收拾。
望着满桌的狼藉,魏通皱起了眉头,“哎呀!你看这赵旭和李含孝吃的这般狼狈!”
“呵呵,他俩本来就是相似之人。晋王府比武你又不是不知道!”楚河一边摞着碗筷,一边说道。
魏通一想倒也是,“呵呵,二人确实惊人的相似。”说着他拿起桌上的酒坛看了看,忽然又道:“但有一点,二人却是南辕北辙!”
“噢?哪一点?”楚河问道。
“适才李含孝差点哭了,但赵旭却不是。这么多年,我从未见愣子哭过!”
一旁的秦明听后轻笑一声,“呵呵,像赵旭这样愣头愣脑,粗心大意之人是不会哭的!不过,也许他娶媳妇那天没准会哭!”
“哈哈!真是没准!”三人齐声大笑。
笑罢,秦明又问:“不过,你们知道李含孝今日为何会如此动情?”
“不就是在咱们这感到痛快了嘛!”魏通想也没想的回道。
待他说完,秦明、楚河同时摇了摇头,接着秦明说道:“这只是一方面。其实,更主要的是我们唤起了他儿时的回忆。”
“儿时的回忆?”魏通不解,摸着脑袋想了又想,“李含孝不是自幼就跟随李用征南战北吗?”
楚河又是一摇头,“李含孝十岁才被李用偶然发现,收为义子。”
“啊!十岁?那他十岁之前做什么来?”魏通吃了一惊。
“老魏,你最近可是跟这厮学坏了,很久不读书了吧!”秦明笑着给地上的韩靖盖了件衣服,“爷爷给咱们的书里有一本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李含孝!”
魏通害羞一笑,“呵呵,确实有些时日不看书了!那书里怎么说的?”
秦明刚要讲,楚河拦了下来,说道:“这回让我过一下讲故事的瘾!”接着他用筷子一敲酒碗,对着魏通作势喊道:“这位看官,听我给你详细讲来!”...
李含孝原名姓安,字进石。他出生在河东代州的一个小镇上。
江湖传言镇上有一座将军石像,乃是星宿转世所化。所以人们都会去祭拜,以求得到神灵的庇佑。一次,镇里有个姓何的姑娘采花归来,路过石像便向上抛了一束花篮。巧的是花篮正好套在了这石将军的颈上。哪曾想,何姑娘回家后居然有了身孕。一时间消息传开,无论她怎样解释,镇里人都不相信。无奈,何姑娘将孩子生下后只好将家搬到了镇子旁边的山脚下。母子二人孤苦伶仃,惨淡度日。
在孩子四岁时,母亲领他到石像前祭拜父亲。哪知见父亲是座石人,他竟然发起狠来,一拳将石像打了个粉碎。何小姐又气又急,命儿子跪下将散落在地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又安了回去,并以此为记,取名为安进石,也就是安进石头之意。
十岁那年,安进石在山坡放羊,忽然窜出一只猛虎。他天生神力,一拳便将那老虎打死。这一幕恰好被经过的李用看到,将他收为义子,赐名李含孝!
“好了,这位模样俊傻的看官,故事讲完了!你要觉得精彩,就给个赏钱!”楚河作状伸手要钱。
不想魏通好似没看到一样,傻傻地楞在原地,隔了许久,突然恍然大悟道:“哦!今日李含孝是触景生情啊!”
秦明见状回道:“是的!母子当年日子虽然清苦,但没有现在如此之多的烦恼。”说完他看了一眼地上还在酣睡的韩靖,“时候不早了,你俩先收拾,我把彪子唤起来!”
“彪子!醒醒,地上凉,回屋睡去!”秦明摇了摇,韩靖却纹丝未动。
楚河走过来,面露坏笑,“看我的!”只见他附身趴到韩靖耳朵近前,大喊道:“兰香来了!兰香来了!”
不知怎地,韩靖瞬间一跃而起,左顾右盼,嘴里还问着:“在哪呢?在哪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