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意志的对决5
对于秦无涯赤裸裸的诱惑,赵复沙要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一只实力不弱于整个沙州营多少的军队,而且其潜力更是远远超过沙州营的,要是由他接手襄武县民团,那说不定以后收复故土的大业会在他手里完成。但是赵复沙并没有一口答应,他很清楚自己在沙州营中的地位,在沙州营他只是众多将门中的一员,他的一切都是和沙州将门连为一体的,要是自己冒然脱离沙州营加入襄武县民团,说不定会因此成为整个沙州将门心中的叛徒,甚至可能引发秦无涯和沙州营的对立,这种被挖墙脚的事情,不管是哪个势力都是接受不了的!!
“秦兄弟!我沙州将门荣辱一体,不管是我还是这些军官,都只听郑将军的军令,这件事情你还是直接找郑将军讨论吧,只要郑将军点头,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只要郑将军没有发话,我们是绝不会擅自做什么决定的!”
听到赵复沙的回答,秦无涯也是暂时绝了这些小念头,看来沙州营早就被郑阳关经营的铁桶一般了,怪不得他离开二十年后,刚刚回到凉州城就顺利接掌了沙州营,而且还能让整个沙州营的军官士卒一起忍受刺史的刁难,即便是数月没有粮饷也没有失去军心士气,这个郑伯伯在秦无涯心中的形象可是再次刷新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改日去找郑伯伯商谈,我想郑伯伯肯定会同意的,只要沙州营的将士们还在想着收复故土的大业,那就少不了我襄武县民团的合作,否则但是钱粮一事上就会绊住你们回归故土的脚步!”
既然知道了沙州营是铁板一块,秦无涯就不再搞什么虚的了,直接把赵复沙当成了沙州营的代表,和他谈起了合作之事,首先就是向沙州营表明自己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给他们一个不得不和自己合作的理由,这样才能平等的姿态相互交往,而不是他单方面的求助于沙州营或者郑阳关!
“我会将襄武县民团的战斗力和襄武县的现状如实告诉郑将军的,到时候他自有决断,咱们还是考虑一下怎么打赢这场战争吧,沙陀人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他们的实力还没有太大的损失,这场仗还有的打呢!”
赵复沙直接转移了话题,并不像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他不能代表整个沙州营做出任何成诺,自然也犯不着去操这份心,于是赵复沙提醒了一下秦无涯,现在战争才刚刚开始呢,至今谁也不能说哪方一定会胜利,要是襄武县败了,那就是万事皆空了,至于什么合作都是空谈而已,只有打好这一仗,保住秦无涯的这份基业,才能向包括沙州营在内的各方势力证明,襄武县是有资格在这凉州边关之地生存下去的势力,如此才能有与襄武县合作和交流的欲望。
“现在的情况是,沙陀人一时间破不了咱们的防线,除非拿着绝对多数的兵力和咱们硬耗!咱们也没有和他们的骑兵打野战的实力,只能在防线上利用地形和工事来消耗他们的兵力,所以一场拉锯战是避免的不了的了,除非沙陀人能够识时务立刻退去,否则这条防线必将流尽他们的鲜血!”
经过刚才的战斗,秦无涯已经不把沙陀人当成生死威胁了,不管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只要摸清了他们的路子,找到了合理的应对之策,那接下来就是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了,只要舍得投入,总有打败敌人的时候。
“不要大意!沙陀人里面未尝没有才智不凡之辈,这么多年来,沙州营和他们战斗了不下千百次,但是真正能算计到他们的时候并不多,到最后还是要靠着绝对的实力说话的,这次能打的这么顺,主要是因为沙陀人只派来了六千人马,还是经过凉州边军的狙击和骚扰的疲兵,要是来的是数万大军,咱们就只有想着怎么跑路了!”
赵复沙的提醒并没有让秦无涯多么在意,就算沙陀人有十万大军,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只要只一次襄武县民团能顺利打赢这场防守战,给整个襄武县争取到几个月的发展时间,那么等沙陀人下一次在来襄武县的时候,面对的就不是三千民团了,说不定数万大军已经被秦无涯握在手中了呢?
看着秦无涯毫不在意的样子,赵复沙一阵担忧,这可不是一支军队的主将在战时应该有的心态,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敌人还没有退去,主将就应该始终小心谨慎的面对一切情况,否则任何一点细微的疏漏,都可能让战局立时反转,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中可是数不胜数的。
这边正在享受着胜利的荣光,数里外的沙陀大营却是一片沉寂,偶尔从伤兵营里面传出的一两声痛呼声,让整个大营更是充斥着一股颓丧之气,这种气氛传到朱邪明理的中军大帐中,更是让端坐在主位上的沙陀二王子殿下眉头紧皱。
“如今咱们该怎么办?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朱邪明理的问话打破了大帐中的沉寂,让在座的诸位将领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可是到最后也没有讨论出一个让朱邪明理满意的对策,虽说这些将领都有多年的实战经验,但是现在的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一时间哪里能想到什么有效的对策,他们的意见无非也就是硬攻和偷袭而已,以往对据城而守的凉州边军,还能使用驱赶百姓乱其阵势的法子,但是这襄武县方圆几十里可谓是荒无人烟,至少他们行军的路上就没有碰到过任何一个还有人的村落。
看着闹哄哄的部下,朱邪明理心中恼怒,有心出言呵斥,但是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按下了心中的烦躁,只是将目光转向一旁侍立着的孟子明,这个汉人书生昨晚可是立了大功的,让知道此事的众沙陀将领都逐渐重视起了这个文弱的汉人,看到朱邪明理的目光,众人都渐渐停下了讨论,想看看这个汉人书生可有什么妙计。
“明兄!你怎么看?”
孟子明早就准备好了自己的对策,但是他本着小心谨慎的心态,在没有被问道之前,绝不会主动出言,一个汉人在这一群沙陀将领中间太过放恣可是很容易出事的。
“回殿下的话!刚刚诸位将军讨论的法子就不错,如今正面进攻咱们好没有找出破解对方新式战阵的法子,那么就只能另辟蹊径了,还有偷袭还必须要避开对面的这道防线,才能在不伤根本的前提下取得胜利,要是硬攻的话,虽说只要咱们不计伤亡就一定能打破他们的乌龟壳,但是殿下爱兵如子,自然不会接受这种结果的!”
听到孟子明的话,帐中将领都是满意的点头,一个个都开始认真听起了孟子明的建议,主要是谁也没有遭到反驳,要是孟子明的办法能够奏效的话,那功劳也不会少了他们的一份,自然也就没有人对一个汉人书生,能在沙陀军的大帐中侃侃而谈有什么反感了。
“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咱们要想成功的完成偷袭,那正面的战斗还是不能停下来的,要是正面的战场安静下来了,地面的将领只要不是傻子,都会想到咱们要开始偷袭了,所以今日咱们还是要保持进攻的态势,至少要将敌人的注意力全都吸引到防线上面来,这样咱们再能在其他地方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那咱们到底该怎么打这场仗呢?不在正面打,难道在水面上吗?要知道他们可是三面环水的,陆路只有眼前这一条道路!”
一个沙陀百夫长没有听明白,看到这个汉人说话只说一半,不由得急躁起来,站起来大声喝问起了孟子明。
孟子明并没有对此有什么反应,只是微微一笑,满怀信心的继续说道:
”水路怎么就不能走呢?难道敌人的几十个木筏子就能封住所有的水面吗?只要抓住时机,制定好完善的计划,未尝就没有机会从水路攻进去,只要咱们的骑兵攻进了敌人的后方,我想在座的随便一位出马,只须几个冲锋就能将他们解决掉!“
”明兄!主要的问题是咱们大军中并没有会造船的工匠,特别是能够将战马运到河对岸的船筏,可不是随便扎些木头就能做到的!“
朱邪明理听到孟子明要走水路,不由得急了起来,这个办法众人都是想过的,只是都无奈放弃了,就是因为这些旱鸭子都对水战十分陌生,至于造船更是一窍不通,现在孟子明又提出这个办法,可是让朱邪明理诧异不已,孟子明和他的关系是明摆着的,要是孟子明闹了笑话,那被嘲笑的可就不是一个人了!
”殿下勿急!我说能走水路,那自然是有办法的,军功没有造船的工匠,也不是说一定造不出来运送战马的船筏,殿下可还记得我时常读的那些杂书?其中就有一些是说怎么造船的,虽然不能直接照着造大船的模式来建造运兵筏子,但是单单要将战马运过河还是能办到的!“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