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沙州营有谁不认识郑将军,郑将军如今正是我沙州营的主将,秦大人可是与郑将军相识?”赵都尉对于这个颇为神秘的县尉愈发好奇了,郑将军才回来多长时间?不可能这么快就传到了偏远的襄武县吧!
郑阳关与赵都尉都是出自沙州将门世家,其回到凉州之后不久便被沙州营众军官推举为新的主将,事后刺史李戍也是难违众议默许了此事,并且封其为凉州副将。这段时间郑阳关都是与沙州营的将士们同吃同住,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军营,这也是郑阳关为了早日熟悉沙州营的军务,从而保证沙州营不会因为主将变动而出现问题。
“在下乃是洛京人士,去年秋天来凉州上任的时候与郑将军同行了一阵,一路受了郑将军不少教诲,初来凉州时又在郑将军家里借宿了几天,这次来凉州城叙职,在下也想到郑将军那里拜访一下,不知郑将军家里可换了地方?“秦无涯本来就打算趁着这次来州城,见过刺史后就去找郑阳关叙叙旧的,他本来还指望着将这个曾经的边关大将拉到襄武县去呢,不过现在人家又成将军了,这想法就不切实际了。
不过拉不走郑阳关不代表也拉不走其他人,这凉州边关的军民和沙陀人厮杀了二十多年,久经战阵之士必是不少,可是边军的编制只有两万五,多少年都没变过了,这点编制是不可能将这些人一网打尽的,这样一来自己可就有了拉人的机会了。
想一想自己上次来凉州城的时候,那一片荒凉战乱的景象,想必只要秦无涯向这里的百姓展现襄武县民团的强大和襄武县钱粮的富足,怎么着也能让他拉走一批襄武县急需的人才吧!这也是秦无涯此次来到凉州城的主要目的,单单为了向那个对自己爱答不理的刺史叙职,可不值得秦无涯动用如此规模的阵势。
”和郑将军一起来的?我听三娘说起过,那不是个文文弱弱的白面书生吗?“赵都尉也是一阵无语,这家伙就是郑三娘和自己说的那个秀气的小书生?看他一脸的黑炭样子和浑身透着的军伍之气,我大燕朝什么时候有了这般彪悍的书生了?要是书生都是这样的,咱们将门还靠什么吃饭啊?
听到这个让自己头皮发麻的名字,秦无涯不禁想起郑三娘那张美丽的脸蛋,心中却是无一丝欲念,自己可降服不了这匹胭脂马。不过这个都尉竟然认识郑三娘,还和她谈起过自己,看来这个赵都尉和郑家的关系不浅,说不定就是郑阳关的故旧亲朋呢!
”在下既然到了边关之地,自然不是来做学问的,为了保护襄武县残存的百姓,在下已是投笔从戎自任了襄武县民团的主将,最近一直与民团的将士们共同操练,如今再也不是一个白面书生了!日后与沙陀人对决的沙场上自会有我秦无涯的一席之地,这些护卫就是在下从襄武县民团中选出来的,赵都尉请看一看他们是否可堪一战?“
既然知道了这个赵都尉与郑家关系不浅,那就没什么可顾虑的了。郑阳关乃是沙州将门,能和郑家有如此交情的,很可能也是沙州将门,再看他名字中的”复沙“二字,其身份更是明白无疑了。沙州将门必然是如同郑阳关一般时刻想着收复故土的,而陇右李家可不会为了他们去和沙陀人死磕,李家的目光始终都盯着中原大地呢,这也就必然造成了凉州边军的分化。
据秦无涯所知,凉州边军一共五个营的兵力,其中刺史李戍能够掌控的有三个,分别是凉州左营、右营和中营,这三个营都是数百年来世代镇守凉州的本土兵马,在陇右经营数百年的李家早就将之握住了,其中高层的军官大都是李家子弟担任。
剩下的两个营则是二十三年前败退到凉州的甘肃瓜沙四州的残兵整合出来的,除了沙州营之外还有一个瓜州营。这也是因为瓜沙二州以前就是边关,其将门士卒最具战斗力,所以在朝廷只给出两个营的编制的情况下,四州残军便整合成了一个沙州营和一个瓜州营。当年随军退到凉州的四州百姓及将门子弟成千上万,虽有一些已经逃往他处,可是像清远那样滞留在凉州不愿离去的也是不少,二十多年的时间也没能让他们忘掉数百里外的故土。
这次秦无涯到凉州城来拉人入伙,就是瞄准了这些渴望重回故土的四州百姓,特别是四州的将门子弟,他们可都是有着实战经验并且受过家传军事教育的,这些人拉到襄武县最低也能充当个棚长目长,他们怎么着也比那些只经过两三个月训练和一次非正规战斗的老兵们强吧?
”不错!读书人中难得一个像你这么有种的!咱们边关之人,不论是文职武职,那都是要杀敌报国的,否则等沙陀蛮子杀了过来,他们可不会管你是不是有多少学问!我赵复沙认了你这个朋友!不过你要是想拜访郑将军,那可不巧,郑将军自三个月前再次主掌沙州营以来,就一直待在军营里,如今过年了也没有回家,你倒是可以去他家看一看小文和小武,他们还在那个老宅里。”
看到这书生还真是自家将军的旧识,赵都尉马上就将心中对文人的那种不快给抛掉了,说话间也是没了什么顾忌,在他心中这个书生既然能够得到郑阳关的认可,那就表明这个人也得到了沙州将门这个圈子的认可,自家人之间自然不会有什么顾忌了。
“对了!三娘也是时常念叨着你呢!这次回凉州城最好赶快去看一看她,就是不知道三娘看到一个小白脸变成了黑炭头会不会不理你了?哈···哈···哈···!”
这句话说的秦无涯浑身一阵发寒,三娘竟然还念叨着自己!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事情吗?自己喜欢的可不是暴力女王这个类型!
“呵呵~赵兄说笑了!眼看就要天黑了,小弟我还要进城去安置好属下,今天就不打扰赵兄了,这里有一些襄武县的特产,算是我襄武县的百姓给守护边关的边军兄弟们的一点心意,望赵兄不要推辞,待我办完公务,咱们来日再聚!”秦无涯可不想再和这个看似严肃实则腹黑的家伙侃下去了,再侃下去不知道郑阳关会不会为了女儿的名声将他一枪穿成肉串。
“那好!今天我也在执勤,没法招待你,改日回到凉州城,咱们不醉不归!这些东西我就不客气了,咱们沙州营的穷苦那是出了名的,兄弟们也是多日没见过荤腥了。咱们改日再见!“赵都尉一见到秦无涯令人拿出的几框鱼干,说道嘴边的推辞又咽了下去,沙州营的兄弟可都是被刺史大人拖了几个月的军饷了,就连自己这个都尉也是喝了两天稀粥了,什么没见荤腥那纯粹是打肿脸充胖子,这些鱼干怎么也是不能推辞的。
”那咱们就此别过!来日再见!“秦无涯招着身后护卫,沿着前方官道向不远处的凉州城快速行去。
过了墩堡之后,眼前的景色就和外面大不相同了。就在这墩堡后的两三里地,一片片半穴式的地窝子铺满了官道两旁的空地,地窝子后面的土地已经有了翻耕过的痕迹,看来这些逃难来到这里的百姓是打算在这里安家了。
这些基本上都是凉州城以北三县残存的百姓,其中大半都是来自附近的宣武县,其他两个县因为距离太远,能够逃到凉州城的不是太多。看着这将近有一两万的人口,秦无涯心痒之极,可是自己如今有没有足够的把握说服他们前去襄武县,要是现在有人告诉他们去襄武县就能吃饱穿暖,只怕换来的不是白眼就是唾沫。
忍着心中对人口的急切渴望,秦无涯在百多护卫的保护下再一次进入了凉州城。如今天色已晚,现在去拜访上官显然是不合适的,秦无涯只好带着众人去了凉州城的传舍,这是专供官差旅居的地方,幸好今天是大年初一传舍里空空荡荡,百多人的队伍也是能够安置下的。
”清远!趁着现在还没人盯梢,你和项队官赶紧出去,在这几天里你们要尽可能的为我襄武县招纳人手,不要吝惜钱财,打过仗的青壮和有经验的工匠是咱们最缺的,要是遇见没有背景的落魄读书人,你们也不要妄动,给我派人盯住就行,咱们回去时再将其掠走!“秦无涯进了传舍就将清远和项大刀叫到眼前,让这两个本地人赶紧出去行动,否则等一会传舍的事情肯定会被刺史府知晓,到那时门外就不知有几家的哨探了。
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拉走一些襄武县急缺的人才,这些人才要是全凭襄武县自己培养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出成果,而从凉州城拉人却是顶多付出一些财货罢了,如今秦无涯虽然钱财不多,但是对于招募一些老兵和工匠来说还是足够的。至于那些需要更多钱财方能打动的读书人,秦无涯的方法就是直接抢走,就算被抢走的读书人不会全心全意的为其服务,至少也是能够当个教书先生的嘛,只有十五个识字之人的襄武县可是急需此等人才的。
不一会儿,负责警戒的哨兵就传来消息,传舍之外多了一些可疑之人,秦无涯立马就让狗子去将临时给自己充当护卫的这一队人马的队官喊了过来。
”杨易!你挑几个身手好的兄弟,查清楚门外那些盯梢的家伙一共有几波,然后让人跟着他们,记住他们回去时都是去的那些地方,小心一点,要是被发现了就撤回来,尽量不要发生冲突!“秦无涯对着这个表现的最好的队官吩咐道。
这个队官本是在谷水河边被解救的六十几个人之一,后来在那次对回鹘人的行动中又立了战功,可谓是训练最久也最让秦无涯信得过的人之一,否则哪怕他是大比武第一名秦无涯也不会将自己的护卫工作交给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