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再游新马泰

    2004年单位组织去新马泰游玩,时隔八年又陪老伴儿重游新马泰。说是新马泰,其实是泰新马,因为游玩的顺序是从泰国到新加坡再到马来西亚。由于我是第二次游玩,新鲜感自然不如上次,可这次我把注意力放在对这些国家的深层次了解上,八年时间这几个国家变化很大,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马来西亚。

    泰国最主要的人文景观是大皇宫、玉佛寺、九世皇宫、九世皇庙,前者是过去的皇宫皇庙,后者是现任的皇宫皇庙。如果说北京故宫是雄伟壮观,那曼谷的大皇宫就是金碧辉煌。表演方面主要是人妖、大象、鳄鱼,其它的景点是旅行社随意搭配。

    旅游行程表上特意注明,“游客参加黄色活动责任自负”!其实,到了泰国,几乎都得观看“秀”,所谓秀也就是黄色节目。到时候你不看也得看,不仅泰国的导游千方百计地鼓动你看,就连国内领队也鼓动你参加,道理很简单——利益驱动。

    因为这一活动要花费一两千元,导游有利可图。我们团队由两部分人组成,城区的和我们郊区的。郊区的由于我去过,了解情况,我们坚持不参加,实在拧不过,也最多看一项。而城区的那些“大萝卜”不怕花钱,他们要看全套。他们的举动正合导游的心意,在泰国人的眼里,中国现在富强了,中国人有钱了,该宰。

    那些大萝卜看完以后又后悔,多花钱不说,每天看到深夜一两点,累得够呛。所谓“秀”,我上次看完后的感受是,人到了那个场合,完全丧失了文明,失去了人性,人已经不像是人了。这次看后的感觉,这人简直就不是人了。因为现在比八年前更开放了,如果说以前是模拟演习,现在则是真枪实弹,而且是台上台下互动。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男女不仅在近在咫尺的舞台上表演各种做爱动作,赤身裸体的男人抱着一丝不挂的女人走下台,以前排观众当床铺,在观众身上做爱,奇怪的是接受者非但不觉得晦气,反而觉得占了便宜而沾沾自喜。

    年轻人看得起劲还能理解,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团队中一个80岁的独眼老头也特意把头伸到面前,一看究竟。人妖也在与时俱进,他们赤身裸体,下身忽男忽女时隐时现,真让人难辩雌雄,眼花缭乱。以前与人妖合影要花20泰株,想摸要收小费,现在逗着你摸,还为观众送茶水、送水果,与观众零距离接触。

    沙滩上老外们晒“木瓜”更是旁若无人。一些泰国女子白天给老外当导游,晚上当老婆,那叫合法经营。在泰国,女人卖身不卖艺,民众禁赌不禁色,妓女都有营业执照,受法律保护,可赌博绝对禁止,哪怕是打扑克也犯法。泰国的旅游业占国民收入70%。

    这次泰国旅游,其中有一个景点叫《金三角民俗村》,由于对金三角了解不多,又听说是关于中国国民党残留部队的事,引起了我这个老兵的极大兴趣。

    一到民俗村,排楼上的大幅对联吸引了我,上联:年年难过年年过,下联:处处无家处处家。上面是一幅字:北伐十年,抗战八年,内战四年,叱咤金三角,胜败论狗熊。进村后的第一个展厅是一间茅草屋,室内摆放着一张长条桌和几张长凳,桌上摆放八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墙壁上挂着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像,下面是“怀念领袖”四个大字。往后的几个展厅分别是,中国远征军留下的枪支弹药、远征军老兵的住所、鸦片馆、孤军司令部等等,出口的门楼上也是一幅对联,上联是:斩不断的中国结,下联是:理不清的台湾情,横批是:还我国籍。这个《金三角民俗村》就是金三角地区的缩影。

    听了导游的讲解,看了实物展览,我们才明白金三角是怎么回事。原来所谓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地区,界于缅甸、泰国和老挝三国交界处的一个三角地带,其中缅甸占60%,泰国占30%,老挝占10%。这一带共有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金三角因是全球最大的毒品的生产基地而闻名遐迩。金三角地区大多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生长。

    加上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都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方面的独特条件。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地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罂粟的技术,并大量收购鸦片,使得这一地区的毒品行业不断发展。

    他们有着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坤萨集团有着一支实力强大、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3000人武装部队,他们武器精良,作战经验丰富。这支部队成为缅甸政府的心腹大患,多次派兵攻打不下,久而久之,这一地区成了三不管地区。金三角地区生产的鸦片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高,早在1991年,年产量就高达3000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60-70%。

    1949年国共两党最后一次谈判破裂,蒋介石退至台湾,那些无法跟随到台湾的国军遗留在大陆,或被收编改造,或自行解散,或被消灭,另有一批则成为了历史的异数,开始缔造金三角传奇。这就是1950年,中国远征军散落在金三角地区的两支残军,他们辗转来到缅甸,师长段希文将1600人合并,组成“中华民国复兴部队93师”,寻机返回中国。

    后来,他们与逃到台湾的国民党联系,得到的答复是:“自行解决出路”。闻此信息全军恸哭,这批军人从此开始了流亡生活。他们在异域作战,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无法投奔大陆,又无法转向台湾,更无法被当地政府容纳,他们是一群被遗忘的中国人。

    看了《金三角民俗村》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对中国远征军的崇敬,或许是一种怜悯。我无以表达,捐赠了一点钱,戴上远征军用过的钢盔,对着门楼向中国远征军老兵深深地敬了个军礼!

    新加坡变化不大,只是增加了一个十分豪华的大赌场,如果说新的感受,那就是两句话:新加坡很富,很文明;新加坡人太精,太抠门。三个国家相比,新加坡最富,可新加坡的伙食最差。总共住一个晚上,导游还鼓动游客不要洗衣服,说是洗的衣服干不了,其实不是那回事,真正目的是节约用水。

    新加坡不产粮食,人民丰衣足食;没有矿产资源,可珠宝店里应有尽有;没有旅游资源,可旅游团过往飞机必须经新加坡;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世界文明;它有着很大的深水码头,世界各国过往船只都愿意停靠,而所有停靠船只是免费的。

    咋一听让人费解,为什么船只停靠要免费呢?殊不知这里面大有文章,免费停靠的优惠政策引了大量的过往船只,而船只停靠以后人要吃饭、要消费吧,船要维修、要加油吧,里面就大有赚头。有了以上这些优势,弹丸之地的国家当然也就富裕了。

    变化最大的是马来西亚。据导游介绍,由于马来西亚资源丰富,先后被英国、葡萄牙、和荷兰侵占400年,独立以后一直实行封闭政策,唯恐外国人入侵,因而发展很慢。后来出了个邓小平式的人物——马哈狄尔,对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经济快速发展。

    现在电子加工业占国民收入的60%,我们国内买的所谓日本原装电子产品,大多为马来西亚制造。由于经济的发展,马来西亚的面貌变化很大,一些旅游景点也进行了修缮,其中的水上清真寺旁新建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餐饮大排挡,很有特色,两人花100元吃一只大龙虾,足可当饭。

    三保太监郑和庙比以前的规模大了许多。在马来西亚,华人最富,是上等人,马来人其次,最差的是印度人。导游还特地说到,以前许多人用马币换美元,因为美元值钱,现在用马币换人民币,因为人民币升值。

    前后相隔八年,故地重游,体会最深的是:中国的国际地位高了,华人的身价涨了!

    一一二收藏旅游门票

    每次外出旅游我都把景点的门票收藏起来,有时还向导游要一些,还有的是和别人交流的,甚至还有从景区的地上捡来的,久而久之,这门票就越集越多了。闲来无事,把多年收藏的旅游门票整理了一下。这一整理可了不得,重复的不算,光是不同样的门票就有两千多张。为了展示,我买了十几本集邮册。

    首先剔除重复的部分,将门票按省市地区分开,如东三省、陕甘宁、奥豫皖、云贵川、浙沪闽、晋冀鲁豫、东南沿海等等,对于北京这样门票较多的单独立户,江苏的则要按南京市、苏锡常、苏北地区分开存放,对于西藏、新疆、内蒙等边远地区和外国门票则另作安排。

    这样进行初步分类后,再按年代先后进行排列,最后将预先分好的的门票根据形态特征分别放进相应的集邮册里。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还挺复杂,因为门票的形状不同,有长的有方的还有不规则的,且长短不一宽窄不等,要把它们放得好还真不容易。

    经过这么一整理,发现了一些规律:从门票的价格上看,上世纪70年代的多数是几毛钱一张,杭州的灵隐寺、玉泉、虎跑、岳坟、花港观鱼都是5分一张;80年代多数是1元以上,但也很少超过10元的;90年代少则几元,多到几十元;2000年以后,就有达到100以上的了,九寨沟、黄山、承德避暑山庄、五台山都为一百大几,有的达到两百多元一张门票。

    南京中山陵从不要门票到1角钱,现在已是80元。当然,也有从前要买门票,现在免费的,例如南京雨花台。从门票的款式上看:从普通纸单色油印,到优质纸彩印,到塑料彩印,后来发展到明信片,再往后发展到磁卡,有的磁卡上还带有指纹鉴别,现在已经有门票带光盘的了。众多的门票中,最具特色的要数西安的华清池,游客进门时将门票插入检票机,出来时门票上就印上了旅客的照片,很有纪念意义。

    从门票的人群分类上看:有个人票、有团体票、有儿童票、有老人票。同一个景点不同时期的门票也不一样,除了价格不同以外,取景也不一样。我有许多张北京天安门的门票,其背景图案一张不同一张,价格也各不相同,细细看来很是有趣。

    通过对前后40年门票的整理,也看出了社会在变化,在进步,在发展,外出旅游已不再是少数人的奢华行为,而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