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修真小说 > 仙路成长志异 > 第一章 风起
    太阳初升,清晨的海浪还未叫醒忙碌的人们,水灵山脚处的一座道观内已传来读书声。这道观实在是小,入了山门就是一个大概三十多米见方的院子,正中间摆着一古旧的青铜丹炉,一看就知道很多年不曾开过火。过了院子即是主殿,殿内也没摆着雕像,只有几个牌位。此时就在主殿前,面朝丹炉坐着六个孩子,而丹炉前正有一位穿着道袍的中年男子一只胳膊斜靠着丹炉,另一手中拿着一卷书在读。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哎呀这句话说的真好,看看这古人的学问。夏言,你来解释解释这段话的意思!臭小子就知道欺负你妹妹!”那懒散的道人握住书卷指着其中一个孩子,佯装生气。

    只见那叫做夏言的小朋友手里正抓着她前面小姑娘的头发,二人皆十一二岁的模样。夏言穿着一身朴素的灰色布衣,衣服稍大,明显看出很旧但却非常干净。他低着头,被点名也没抬起来,只是专注地看着手里握着的头发,大声回答道:“我没欺负蝶儿,我在帮她扎鞭子呢。是吧蝶儿!”

    小姑娘听道士提到他俩,本就正不知所措,此时又见夏言让她说话作证,更是羞的脸红,小声说:“我都说不用了,你非要扎。”

    夏言见蝶儿没帮着自己,也不生气,将手中头发快速编了个蝴蝶结,嘟囔了一声“完成”,然后站起来笑着对道士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说好听的话都不能信,不好听的话才可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就是说好人都不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肯定不是好人。”

    坐他旁边的是一位又矮又胖的小孩,看起来才只有七八岁,听到这似懂非懂得说:“那夏言哥哥肯定不是好人,老是编故事从我这骗吃的。昨天还说吃小螃蟹会招来巨大的螃蟹用大钳子把我夹回海里,害我吓得把半桶刚抓的小螃蟹都给他了。”

    孩子们哄地就笑开了,蝶儿也扭头看了一眼夏言,她穿着浅绿色布裙,人很瘦但面色红润,头顶是夏言刚用头发扎好的蝴蝶结,虽然年纪不大但已能看出是个清丽的美人胚子。她低声说:“就知道是你骗来的,还说是自己去抓的。哼!”说完便回过头去。

    夏言也不脸红,转身对刚才的矮胖小孩说:“我可没骗你,巨大的螃蟹又不是没有,你老抓它孩子,说不准哪天就来抓你呢。我还没怪你把它们给我,万一害我或者害蝶儿被吃怎么办。”

    矮胖小孩抬头想了想,似乎觉得有那么些道理,忙对夏言说:“那夏言哥哥是好人,刚才也说不好听的话是应该相信的,我以后再也不抓小螃蟹吃了。”

    周围小孩一听笑的更欢了,就连灵儿也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那道士更是笑的捂住肚子,好一会儿才止住,忙摆手让夏言坐下,重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道袍,抬头道:“好了好了,刚才夏言解释的意思大致是对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至于阿庄,你肯定是被夏言骗了。等傍晚让他陪你一起去抓螃蟹把你昨天的补回来。”

    矮胖小孩一脸疑惑,也不知道是在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被骗了,还是在想夏言哥哥到底是不是个好人。

    那道士继续说:“刚才我说的那段话,意思是真实的言辞不华美,华美的言辞不真实。善良的人不诡辩,诡辩的人不善良。真正了解一件事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了解。有道的圣人不私藏,他尽力去帮助别人,这样自己才会更充实;他给予别人,自己反而会更富有。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万物而无害的,人的行事,要顺着自然的情况努力但不要去争夺。都记住了没?”

    夏言大声喊着“记住了”,然后戳了戳前面的夏蝶:“蝶儿,今天课业结束跟我一起去抓螃蟹吧,这样今天你又有螃蟹吃啦!”

    夏蝶回过头,拍开夏言的手小声说道:“你就知道到处玩,我们都去了,老爹那边肯定忙不过来啦,我还是回去帮忙吧。”

    夏言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好吧,我一定给你捉几个大的回去吃。”

    旁边阿庄一听,忙说:“不行的不行的,大螃蟹太危险了我不敢抓。”

    夏言正要说话,那道士开了口:“好了好了,早读到这里结束了。接下来该练剑了,教你们的‘托式’都练会了么?哎,夏言,哎你干嘛,行了我知道你会了给我消停会儿!”

    夏蝶回头一看,原来夏言以掌代剑,直接使出“托式”一掌击中阿庄下巴,阿庄直接由坐着变成了躺着。而夏言呢,又把目标转移到身后的孩子身上。此时道士一喊,夏言转回来,把正哼哼的阿庄扶起来给他揉了揉脖子,对道士说:“道先生,一个礼拜啦你就教了一个‘托式’,咱什么时候学其余几式啊。”

    道士微愠,哼了一声正色道:“整日浮浮躁躁,剑招是死的,你一个动作练的再熟有什么用,要去体会招式的内容。‘托式’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动作,你要学会在正确的时候使用它,使用它的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这些你懂吗?”

    夏言很是不服,“饺子老爹说了,我是少见的聪慧之人,将来是要修成真仙、成就大道的。招式的千变万化我自然懂,但正因如此,光靠天天小孩子胡闹如何悟透?我的志向和你不同,不想一辈子都窝在这个山、这个镇上!”

    道士一愣,面色稍有缓和,心说:看来我小瞧了这小子,其心智确实远超其余孩子。

    心里虽然赞同,嘴上却是绝对不能服软:“我承认,你天资极高,确是修仙的好材料,但这自负之心不可有,你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盲目躁进没有益处。罚你围着院子跑100圈!其余人,两人一组练剑!阿庄,你和我一组,先去我房间把那几把木剑拿出来。”阿庄一听忙起身朝院子左侧的房间跑去。

    夏言先前见道士面色好转,以为自己所说起了作用,刚指望道士能新教他两招,谁料想这不靠谱的瞬间就翻脸让自己跑圈。

    待要再开口争辩,道士紧跟着又说:“再说一句多加一圈!”

    夏言虽然很生气,但想到老爹很是信任这个臭道士,让自己跟着他好好学习听他的话,只好老老实实起身去跑步,经过夏蝶身边还不忘小声提醒一句练剑小心,又吓唬了一下和夏蝶一组的孩子,弄得夏灵脸又微红起来。

    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眼看快到午时了。道士轻轻挑开阿庄的剑,摆了摆手,对面前的孩子们说“行了,就到这吧。阿庄,收剑。”

    阿庄刚刚坐下休息,听话起身。道士心里笑说:这小子倒是毫无心眼,天然璞玉。又看了眼已经跑不动却仍未停下脚步的夏言,暗暗赞叹:有天赋,有毅力,确是好苗子。猛然想到另一件事,不禁拍掌说出了声:“确实是好!”

    道士似乎做了某个好的决定,满脸堆笑冲夏言喊到:“臭小子跑多少圈了?”

    夏言早已累的不行,但仍是倔强的咬牙坚持,听到道士问起,提气喊了声“九十四”,马上气息不顺一张嘴吐了出来。

    道士“哎呦”一声:“你这小兔崽子,怎么能在道观里留下污秽之物!”扭头对夏蝶说,“快把这臭小子扶回家,别弄脏我的院子!”

    夏蝶早已着急地紧紧抓着自己裙角,犹豫着要不要过去,又害怕被道士骂。此时听到这话,忙朝夏言跑了过去,扶着他往山门外走。

    夏言正强忍着难受调理气息,就听道士在后面又喊到:“剩那六圈明儿别忘了补上啊!”这气又岔了道,赶忙深呼吸,心里暗骂这道士不教他剑法就罢了还要这般逗弄自己。

    道士转过头,笑嘻嘻对其余孩子说:“好了好了,都回家吃饭吧。阿庄,把木剑放回去顺便扫点土把地弄干净。我喝酒去喽!”说完便朝山门走去。

    夏言夏蝶此时还未走远,道士一出门就看见他们,轻笑了一声自言自语道:“这孩子,眼下就是性子太浮躁,如若将来能踏实下来,大道可盼!不过此时,浮躁些倒有助于我成事。嘿嘿,一会儿见喽。”说完闪身入了山道两边的林子,几个跃步便超过了两个少年,向山下奔去。

    一阵海风乘浪倏然而至,吹过山间千万植被发出簌簌声响。道士与夏言同时抬头,“变天了。”

    水灵山乃是位于神州土地东海岸的一座千米高山,相传此山是一位从东海而来的水灵的居所,每当雨后,整座山都会被一片带状的云雾缠绕,随风飘动,好似水灵在山间跳舞,因此被人称作水灵山,可惜还从未有人见过水灵。

    当前时局正是修仙之道大盛!故慕名而来的修行之士络绎不绝,都渴望能见真正的仙灵一面,求教修仙之道。很多人见过水灵山奇景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便在山下搭起了屋子住了下来以待有缘可会水灵一面,久而久之倒是发展成了个小镇,第一代镇长便是最早在此搭屋之人,他为这个小镇取名卫灵镇。

    虽然最早来到水灵山的人多是修行之人,但绝大部分都有自己的仙缘仙路,来这里无非是求个机缘,既然无缘也无需强求,感叹仙景美哉便即离去。留下的人,几乎都是散修,因某些机缘或得到了什么功法开启修行之路,但路通向何方、如何前进却都不自知,只好渴望仙灵指路。再有就是丝毫不懂修行的凡人,觉得靠近灵气聚集之地延年益寿即好,若是能有仙缘更是赚大了,因此留了下来。

    时至今日,几十年过去卫灵镇已经是个近百平方公里的大镇,镇中央东西向一条河贯穿整个镇流入东海,北半镇紧挨水灵山,因来客居多成为商业区,唯一的市集就在这边,其余便多是客栈与酒楼,南半镇就是居民区了。

    卫灵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灵山更是物产丰富。普通人在此依靠种植,打猎,采药等等总有生活的方式,只要不是懒惰的人,肯定能过的很好。有富裕之时也会去集市或卖或换。再加上修行之人的往来,集市上总能换到些不错的灵器。

    南镇北镇靠一座木桥连接,名叫“连心桥”,是镇子规模处成之时镇长所建。

    北镇市集是一条斜向的大路,由西南角连心桥处延伸至东北水灵山角下。市集上各种商贩小摊,多是外来的行脚商,因卫灵镇西北方近五十公里就是琅琊台,曾为旧历某朝国都,虽不复当年繁盛,但仍旧是一座大城市,总有人在两地之间买卖货物赚些差价,这些人就是行脚商了。

    此时,市集中段一座二层的小楼前,一位穿着道袍的中年男子正抬头看着楼上挂着的牌匾,上面写着“有间客栈”四个大字。

    男子认真看了几秒后大声说道:“这字苍劲有力狂傲不羁,写得好,写得好啊!”附近的路人和一些商贩听到他的话,抬头看了看,只见四个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哪里有半点好?皆笑骂着继续做自己的事去了。男子“啧”了一声,道:“俗人!哈!一群没眼光的俗人!我这字千金难买,老板不知道求了我多久我才给他写的。”

    话音未落,楼里传来声音,“臭道士你要不要脸啊!当初谁求着我非要负责写这牌匾的,要不是你说教言儿和蝶儿念书修行,我才不会让你糟蹋我这么有文艺气息的店名!”说着二层一扇窗打开,探出一男子的脑袋。

    这楼下的道袍男子自然就是山间道观的道先生了,他与这客栈老板乃是旧识,谎话被戳破一点也不窘迫,笑了两声道:“哈哈!饺子兄在呢啊!别着急那小子和小姑娘就在后面,我先行至此是与你有要事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