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高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加上其兄长的威望,在朝中势力极大,党羽众多。其大弟赵立望是御前将军,统管宫中侍卫。二弟赵立重是南门守将,盟城坐北朝南,南门为正门,赵立重扼守着盟城的总出入口,地位极为重要。
浓密的乌云把整个天空遮得密密实实,只有盟城城墙上的火光,在闪烁中努力地撑开漫天的黑暗。青褐色的墙砖在淡淡的火光映射中,弥漫着神秘的光晕,浓浓夜色中的盟城庄严肃穆,高高的城墙内一片安静祥和,整座城池都在沉睡,似乎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
但是,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月红一行疾驰到城下,为首的赵立高大声喊道:“公主回来了!开门,快开门!”
月红前脚刚进城,赵立高马上下令赵立重紧闭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入城内。
二弟是赵立高的重要心腹,对赵立高一向言听计从。他隐隐约约察觉到有事情发生,所以不敢怠慢,连忙指挥手下做好防备工作。
月红直奔老皇上的寝室而去,平时感觉不远的路程,她跌跌撞撞走了好久,还时不时停下来,扶着墙壁喘气。她真的是心力交瘁,头脑一片空白,一片茫然。
这次门口的守卫是老实不客气,死死拦着她。
“让我进去,我要见父皇!”月红有气无力,带着哭腔,对着侍卫也完全没有了往日里的刁蛮。
立德低声道:“让公主进来。”
月红扑到老皇帝身上,放声大哭起来:“父皇,父皇!你怎么这么狠心扔下我一个人走了,我该怎么办啊?……”
立德一把拉过月红:“公主别哭,公主别哭!宫里的人还不知道皇上驾崩的消息,你先别声张,节哀顺变,以大局为重!”
月红强忍住悲伤,小声抽泣道:“宫中的人怎么会不知道?是赵立高告诉我父皇已经走了……”
“啊!”立德又惊又怒,“这家伙!”
突然听到门外一阵嘈杂声,门卫大叫:“你们是什么人,要做什么?啊——”
立德正想出门看个究竟,赵立高已经走了进来,拱手道:“公主,哥哥,皇上刚刚驾崩,现在朝中无主,形势危急,还请你们留在这里,暂时不要随便走动,待我做好安排后再行定夺。”
“你!”赵立德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放肆,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擅做主张,就不怕人头落地?!”
赵立高不慌不忙道:“还请哥哥息怒,我也是为了顾全大局,为了社稷江山,才迫不得已这样做。”
“放屁,简直一派胡言,你就是想谋权纂位,把持朝政,为所欲为,你别想得逞!”赵立德气得说话声音都抖了。
“我只谋权,未曾想过篡位,我还真没有这个胆子,我只想得到我应该得到的东西!”
“你……”赵立德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已是日上三竿,早朝的时间早过了,一般这个时候,都是赵立德出来说一句:“皇上龙体抱恙,大家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然后大家三三两两、你一言我一语地边说边散去。
今天例外。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已经等了良久,都有点不耐烦了,但又不敢散去,于是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耳朵长的,听到点消息的,更是故作神秘状,低头细语。“听说皇上驾崩了,还封了城,现在出入不得,百姓都很大意见……”“当着,这可如何是好……为何没人出来宣告消息?”……
就在大家乱糟糟的时候,门外响起来阵阵的脚步声,一群士兵走了进来,分立大殿各个角落。
月红和赵立高也缓缓地走了进来,大家都非常诧异,这又是演的哪一出,平时都是赵立德跑出来,怎么今天换人了?
丞相张平高声质问道:“赵立高,为何会有这么多兵,你想造反?”
赵立高根本不理会他,而是径自和月红走到皇位前,面向众大臣,含泪悲声道:“皇上驾崩了!”
“啊!皇上……”顿时庭上乱成一片,满朝文武百官无不痛哭流涕,有一两个老臣更是晕了过去,旁边的人赶紧帮忙按人中,喊太医。
“奉皇上遗旨,大月国公主月红继承皇位……”
“荒谬!”还没等赵立高说完,丞相张平便大叫道,“皇上早已立了太子,何来公主继位之说?!”满朝的文武百官也惊呆了,也不哭了,剧情发展太快跟不上,泪都来不及抹,纷纷说道:“就是,我大月国从来都是男子继承皇位,女子继承皇位成何体统?”
“这是先皇的遗旨,你敢抗旨?!”赵立高厉声喝道。
“这是你在捏造!你好大的胆子!赵立德呢,让他出来说个清楚!”张平不甘示弱。
“公主,你来说两句公道话!”赵立高用满满期待的眼神看着月红。
月红的心很乱,她本来是一个虽然刁蛮但是非常纯真的女孩子,在一系列的变故打击下,她虽然变了很多,但在这个时候,还是六神无主。从昨晚开始她就一直在问自己,我想不想做皇帝,我要不要做皇帝,我能不能做皇帝。
全朝的文武百官都看着月红,整个大殿变得安静起来。
“是!是父皇的意思!我就是当今的皇上!”月红突然高声说道,“来人,把妖言惑众的丞相拿下!打进大牢!”说这些话的时候,月红很清晰地听到自己突突的心跳声。
早已守候在旁的士兵马上上去,捉住张平。
“冤枉啊,公主!冤枉啊!赵立高,你不得好死!”
“岂有此理!”有几个老臣怒了,厉声道:“禀告公主,我等年事已高,想告老还乡!”
“准!”月红不假思索道。
“这……”几位老臣没想到会这样,不禁面面相觑,他们原以为想以自己的威望来造势,让大家反对月红继位。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立高不失时机地跪下,高声拜见新君。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的文武百官都齐齐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