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其他小说 > 乱世群雄 > 第二十八章
    汉军哪里来这么多骑兵?难道是公孙瓒派来偷袭自己的?自己在公孙瓒那里也有眼线,没听说幽州兵大规模调动的消息啊。司马辉一纸招募令汇聚玩家的消息楼班自然也是知道的,可打死他也不相信,一个新晋郡尉居然在短短半年内聚集了三十万大军。这也怪司马辉职位太低,崛起太快,像楼班这样的一方诸侯,即便知道他的一些作为,也很难把一个小小郡尉真正放在眼里。

    不管怎么样,数十万汉军在境内肆虐的事情怕是做不得假,否则这么多部落头领难道吃饱了撑的集体戏弄他楼班大单于么?这可真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呀。楼班身为五星名将,反应还是很快的,一方面赶紧整顿兵马准备回军救援,另一方面则派信使往蹋顿营中一行,告知幽州骑兵动向。他相信,知道数十万幽州骑兵在自己境内肆虐,蹋顿一定不敢在这时候冒险进犯,搞不好还会忍不住诱惑再去汉地打秋风。这样,岂不是可以很快让公孙瓒回军么?

    好在如今两方兵马正在边境对峙,蹋顿的军帐离楼班并不远。当看完楼班的来信,蹋顿的第一反应就是阴谋,自己在幽州可是花大价钱收买了不少暗探,没有一个人回信说幽州骑兵有大规模调动的消息。辽西骑兵满打满算不超过五万,怎么可能有二三十万骑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到楼班地盘上。但是楼班怎么说也是堂堂五星名将,会用这么漏洞百出的理由来搪塞他么?蹋顿皱了皱眉头。

    古语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在楼班还将这三十万大军的始作俑者当作公孙瓒的时候,蹋顿已经慢慢理出了头绪,将怀疑的目光盯到了司马辉身上。只是蹋顿也不敢相信这个近一年大出风头的汉军都尉麾下居然真能凑出三十万骑兵来。如果真是司马辉所为……看来幽州又出了一头猛虎啊。半信半疑的蹋顿决定先观望一阵再说,形势不明,这个时候贸然行动搞不好正中楼班的陷阱。

    且不说蹋顿开始广撒探哨收集消息,楼班可真是心急如焚归心似箭。待派出信使后也不等回信,连忙催促几十万大军拔营回转,竟然是一刻都不敢再等了。一面命前军后撤,另一面还得防备蹋顿偷袭,因此拔营虽急,但行军速度并不快。乌丸各部之间的争权夺利一点也不比汉人的各路诸侯差,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是被蹋顿吃掉他麾下的精锐,那可真是连翻身的本钱都没有了。

    楼班大军才走了两天,就碰上了第一波前来投靠的难民,这两千多难民的原先的部落竟然已经深处草原腹地,汉军骑兵的洗劫速度远超楼班想象。一开始的几波难民,楼班还能好言抚慰,命人拿出军粮接济,可是仅过了三天就不行了。难民已经越来越多,军中存粮已然不够接济,看着远远缀在身后的二十万难民,楼班忽然感到不寒而栗。

    这些饿疯了的难民一旦断了粮,后果不堪设想啊。而且据难民的说法,更多的难民竟然是直奔他的王帐而去。能抽调的大军都在自己身边了,老窝里可只有两万步卒在防卫,近百万难民涌过去,一旦造反,自己岂不是连容身之所都没有了么?无奈之下,楼班只好派心腹率十万轻骑转道向北,一方面为大军筹集粮草,另一方面巩固防御。

    大军不得不放慢行程等待粮草,可是谁成想,这一耽误又是五六天时间,身后的难民已经达到三十多万了。从本部筹粮归来的小帅汇报,楼班的王帐附近已经聚集了不下百万难民,派去增援的十万骑兵已经渐渐镇不住场子了。幸好王帐附近的几个大部落害怕难民造反,拿出了一部分粮草接济难民,这才暂时稳住了形势。

    第二天,乌丸前锋终于和汉军接触上了,这支深入敌境的汉军是马晓龙统帅的万人队,待斥候发现了敌军前锋的踪迹,马晓龙让满载而归的辎重队抓紧后撤,又派出游骑四面集结部队。总算将四处打秋风的游击小队集结完毕,不过为了掩护后撤的辎重队,马晓龙行军速度并不快,很快就被敌军前锋一个万人队咬住了。一面派人给附近的韩玉部求援,一面指挥大军且占且退。

    汉军骑兵和乌丸骑兵同属二星兵种,但战力上又略微有所区别。重骑兵方面汉军占据绝对优势,无论是防御性还是冲击力,乌丸铁骑都不是汉军重骑的对手,不过在游骑兵层面汉军却略显下风。尤其是汉军的骑射功夫实在不能和天生马背上的胡族军队相比,行进中一轮箭雨下来,伤亡比竟然能达到三比一。最可气的是,无论重骑还是游骑,在速度方面汉军都赶不上乌丸骑兵,这简直是要命的短板。

    缩着脑袋挨了半天的箭雨,眼瞅着跑又跑不过,射又射不赢,双方还没接触上,来回几轮对射,汉军已然损失了近千兵力。马晓龙也被这支乌丸前锋撩拨出了火气。既然跑不过,那索性不跑了,此时的他也顾不上被楼班大队追上的风险,一咬牙带着麾下一千重骑就开始掉头冲锋。

    万人队在马晓龙的指挥下兵分两路拐了个大弯,居然对乌丸前锋形成了合围阵型。统帅这支乌丸前锋的小帅也是楼班麾下武力值高达三星的虎将,一瞧马晓龙的做派也乐了。嘿,同等兵力下居然还想合围我?这是明摆着瞧不起我嘛。军人的自尊心由不得乌丸主将退避,他将麾下四千铁骑分作两队,迎头就撞了上去。针尖对麦芒,重骑对铁骑,这一下当真撞了个石破天惊。

    马晓龙的残影戟技能单挑时不怎么样,但屠杀起小兵来简直比冲锋枪还犀利。连续三次残影戟发动,身边二十多个敌军连人带马直接被掀翻,身侧猛然间就空出一大片,连带身前的敌军攻势瞬间一顿,堪堪达到三百的武力值这一刻威力尽显。

    见主将如此威猛,身后的五百重骑受到激励,马蹄撒欢冲锋更加凶猛。没有了弓箭骚扰,汉军骑兵的优势逐步显现了出来。尤其是一众汉军游骑,将手中的弓箭换成长长的骑枪之后,战斗力明显提升了一大截,对上手持长刀的乌丸游骑居然还能占据上风。

    一阵厮杀之后,双方互换了位置,场中留下数千具尸体,大半竟然是乌丸骑兵的。眼前的情形让乌丸主将直呼上当,自己也是被汉军将领的战术冲昏了脑子,明明放着骑射的优势不去争,偏偏要跟他们白刀子见红的对攻,没想到一下就吃了大亏,仅一回合交锋,竟然损失了近两千人马。

    不管乌丸主将心里怎么想,马晓龙眼见有便宜可占,哪还能跟他客气,趁着乌丸骑兵分兵两翼,自己的麾下合兵一处的当口,照着其中一路乌丸军就冲了上去。眼瞅着吃了亏,乌丸主将哪里还能傻乎乎的硬拼,率领几千麾下就开始四处游弋,仗着自家马快,还能时不时向后放上两箭。

    这样一来,战场情形发生了转变,只见数千乌丸骑兵在前面逃,一边逃还一边放箭。后面追着近万汉军骑兵,一个劲和乌丸兵对射。汉军身后又缀着几千乌丸兵,与汉军后翼对射不止。双方就这样你追我赶,眼瞅着汉军又渐渐处于劣势。无奈之下马晓龙只好再次撇下前面的乌丸军,转道向南逃窜。

    这时候,战场上又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就在马晓龙转道向南的时候,没想到乌丸将领也鬼使神差一般率队改变了方向。一个向南,一个转东,两股骑兵眼看着又要聚首了。

    乌丸主将懵了,马晓龙也懵了,高速行进的骑兵队伍哪能说转向就转向,两人就这么愣愣的率队撞到了一起。主将懵逼了,可手下的军士却不懵,他们只顾跟着将旗跑,哪管主将是怎么跑的,既然在将旗的引领下又接触上了,那还等什么,开练就是了。

    汉军被乌丸游骑的箭雨骚扰的心头火起,早巴不得接触上,两位重骑百人将默契的将马晓龙丢在中间,自己率队分别引领两翼,近万名骑兵自觉的分成三股,渐渐跑出了三个锥形。这是平时在军中演练了上百次的三叉戟阵型,被众多不知道三叉戟为何物的NPC军士戏称为鱼叉阵,是专门用于在优势兵力下分割和清剿敌军的骑兵战阵。

    两翼的突进非常顺利,几个呼吸间就将乌丸军阵分割成三块。本来在兵力上就出于劣势的乌丸军这下更是雪上加霜,在局部被汉军形成四打一甚至五打一的局面。仅一个照面,两个被分割出来的乌丸军阵就被削下去厚厚一层。这一下只剩中心两千乌丸兵的军阵还能勉强保持完整。

    两翼的战果十分可观,可主将带队的中路却踢上了铁板。马晓龙这一次没能福星高照,无可避免的和对方主将面对面硬拼了一记。乌丸主将可是武力值超过四百的正牌三星猛将,对阵马晓龙自然不在话下。只见一刀一戟重重的磕在一起,瞬间将马晓龙连人带马撞了个急停。一时间,马晓龙气血翻涌,脸色潮红,双臂抖的差点将大戟脱手。胯下的战马自然也不好受,撩起两条前腿“唏率率”表达着不满。

    主将停止了前进,一众骑兵也只好放慢马速,渐渐聚拢到将旗两侧,中路汉军的分割战无奈变成了阵地战。鱼叉阵的叉头缩了回去,可耻的变成了粪叉。

    高端战力严重缺乏,是目前锦北势力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手握数万名战斗型玩家,可惜目前都没有成长起来,整个锦北也仅有司马辉一人成功突破三星,其余绝大多数都处在二星阶段,有技能在身,又有众多特长的二星玩家,综合实力比起一般的二星NPC是强上不少,可碰上正牌三星NPC就占不到便宜了,更不要说三星NPC里还有许多名士的存在。

    看清了马晓龙身后的将旗,乌丸主将也知道碰到了大鱼,稍稍缓解了一下高速对冲带来的不适,拍马就向马晓龙杀来。马晓龙的实力也今非昔比,强行按下高速对冲给身体造成的负担,架起大戟迎敌,虽然打的稍显狼狈,但短期内没有性命之忧。

    身侧跟着两名玩家百人将,知道马晓龙打不过乌丸主将,纷纷甩开自己的对手赶来支援。三个二星玩家合战乌丸主将,这才勉强扳回了不利局面,但也只是和对方斗了个旗鼓相当,看起来很难短时间拿下对方。

    就这么一会儿,缀在身后的那股乌丸军也赶了上来,交马之间,居然又把马晓龙率领的三千骑兵给合围了,一转眼,汉军的形势又变的岌岌可危。

    两翼的汉军百人将见主将被围,也顾不上清剿身侧残余的乌丸兵,纷纷率队赶来支援。但这时候乌丸军队也知道战斗到了关键时刻,怎么可能轻易放他们进来会师,不惜代价死死的将这两股汉军挡在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