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其他小说 > 乱世群雄 > 第十二章
    君不闻,最难消受美人恩,尤其是一堆美人齐上阵。这几日,里正每天被一群只着薄衫的美人伺候着沐浴更衣,晚上还有两个美人在屋外小榻上随时待命,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进来伺候,一会儿端茶倒水,一会儿揉胳膊捶腿,吓的里正连做梦都不敢翻身。可惜为了坚守心中某条脆弱的底限,司马辉一直坚持做着柳下惠,其中滋味,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把血气方刚的司马里正憋得每天直流鼻血。好在不知道陆玥是如何给姑娘们做的思想工作,侍寝的事儿再没人提过,避免了很多尴尬。即便如此,司马里正也不得不过上“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的勤政生活,连累一众骨干加班加到想吐,不勤政没法啊,后宫的波涛太汹涌,虚不受补的司马辉已经贫血了。

    马晓龙自从到了军营就沉默了许多,每日里只顾在校场上挥洒着汗水,日日加练到半夜,短短几天时间,骑、步、军、弓竟然各长一星,还硬生生悟出了一个二星弓术技能,成长速度令人咋舌。可惜三星技能残影戟一直不能激活,原因很简单,长戟这种武器,即便到了隋唐时期,也是贵族才可以玩得起的高级武器,铁岭村在二星锻造师的贡献下能保质保量的造出二星骑枪和二星弓箭已经很了不起了,往哪儿给他找个长戟玩。期间司马辉找过马晓龙好多次,每次都赌咒发誓自己与陆玥之间清清白白,可惜收效甚微。小伙子每次都对主公恭敬有加,客客气气的送走司马辉,然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谁劝都没用。

    陆玥则更狠,自从进了里正府的大门,就再也没出来过,即便司马辉有意安排一些小任务让她出去,也被她借故推辞或者转手交待给别人,谈到马晓龙,更是一言不发,如同老僧坐定。两人都是属刺猬的,有心帮忙也下不去手。司马辉试了几次,两面吃灰,窝了一肚子火,也懒得再管了,老子既没有媒婆特长,也没有月老技能,何苦揽这闲事,搞得灰头土脸,两面不讨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爱咋咋地。

    深秋已过,初冬的第一场小雪如期而至,最佳的战争时机已经过去,大多数村落在这个季节已经进入闲散时间,辛苦劳作了一整年的老百姓终于能喘口气,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安稳稳躺完大年。然而最近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司马里正还是想找个不开眼的势力泄泄火。可惜方圆两百里就俩贼窝,都被司马辉剿了,而岛国村因为其里正无耻的不战而降,也使铁岭成为两百里内唯一的中立村落,司马辉只是想发泄,又不是想发疯,自然不可能去进攻尚有贸易合作关系的三个大汉村落。

    两百里已经是游骑兵保证每日按时往返的极限距离,再远骑兵就得在沿途驻扎一宿,骑兵的家底攒起来不易,目前铁岭村的骑兵力量也还太弱小。司马辉可不敢在现阶段让这帮宝贝疙瘩分兵驻扎野外,万一被哪个忽然窜过境的流寇队伍包了饺子,司马辉非得心疼出脑溢血不可。

    既然西、南两个方向的探索范围到了瓶颈,司马辉就将目光转向了东、北两个方向的广袤大山里。记得刚被“亲爹”赶出家门的时候,自己和一众家将就是在山中无头苍蝇般瞎撞才找到铁岭村,山中一定有其他村落,没准还能找到自己的出生地。当初离开的匆忙,完全没注意自己的老家是什么级别的行政单位。现如今,我司马大少已然成了方圆两百里内最强势力,境内四百余百姓,麾下近百号武装,这样回家乡,即便不敢说光耀门楣,但绝对不算辱没祖宗了吧?司马辉得意的想着,不自觉的哼上了小调:“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不得不说,冬日行军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山中还没开发出道路,地上坑坑洼洼车马难行,只有自己一双脚板才能勉强行动。可最近饱受后宫之苦的司马辉宁可大冬天在山上冻着,也不愿意回到春色满园的温柔乡里,于是不顾众人反对,以少见的强硬姿态推动并实施了此次“冬季野外拉练项目”,并且坚持以身作则,亲自带队。

    将村里的大小政务托付给具有二星村管理经验的老正太,又将村中防备任务交给杨远和韩玉,带着百十个民兵步卒就向山中进发。同行的队伍中有马晓龙、张泰延、还有两位因为特长不符,未能转职骑兵的二星民兵。张泰延的出征是应了司马辉的要求,既然决定让教导主任升职参军,是骡子是马就得拉出来溜溜了,当然其中掩藏着多少报复心理,谁也说不清楚。张泰延本人因为前阵子的“护食”行为,事后也觉得自己过于敏感了,所以对自家老婆和主公都有些愧疚心理,面对司马辉不近人情的“合理”要求,没做多少抵抗便顺从了。

    百十个民兵分成五路人马,在约定了集合地点后就分头行动起来。司马辉依旧穿着从老家带出来的那身二星“祖传甲胄”,外面裹着一件质地优良的毛布大氅,铠甲里穿着厚厚的棉衣,背影显得有些臃肿蹒跚。一边艰难行军,一边思索着离开村子时夏侯正男的表情。这老家伙自从度过了磨合期,本性就越发的暴露出来,感觉神神叨叨的,与正太外表的违和感越来越明显,总给人一种看抽象画的蛋疼既视感。送别自己时,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很难想象能从一个十几岁正太的眼睛里看到,怎么看都透着一股邪性,让本来就心虚的司马辉难得老脸泛红,感觉自己倒映在那双看上去萌萌哒的眼睛里,完全被剥光了一样,根本没有秘密可言。司马辉缩了缩脑袋,后背有些发凉,以后得离那老变态远点,太没有安全感了。

    山路难行,司马辉制定的行军路线并不太长,差不多也就是平原的一半。司马辉一行直赶到集合地点,除了几只冬日出来觅食的小动物,一个活物也没见着。其他几只队伍情况也差不多,只有一只队伍发现了一个流民聚集点,规模并不大,最多十几口人,不过几乎全是青壮,也不奇怪,老幼妇孺在这种环境下很难谋生。按照事先商定好的计划,队伍并没有惊动这伙流民,只是暗暗记下坐标,准备回程时顺利接收。司马辉吩咐军士埋锅造饭,一面仔细回忆着自己发现铁岭之前的行动路线,尽管记忆已经模糊了,但他有种感觉,也许自己很快就能衣锦还乡了。

    毛毡制成的行军帐篷非常暖和,众军士一觉睡醒,昨日在寒风中艰难行军带来的疲劳一扫而空,却见两名轮岗值哨的民兵哆哆嗦嗦钻进了帐篷,虽然穿的如同山中的黑瞎子一般瓷实,却冻的嘴唇发紫,可见夜间这山中的气温还是十分吓人的。荒山野岭,树木却也茂盛,这样一支处于隐蔽地带的军队,很难被大股的敌对势力发现,所以司马辉一直很放心的让士兵升起明火,煮上热食,一顿肉汤泡着干粮大口大口喝进肚里,既能抵御风寒,连带队伍的士气都高昂了很多。从昨天开始,司马辉对张泰延简直刮目相看,从行军装备、选择驻营地再到布防,几乎被手下这位玩家谋士一手操办,事实证明颇有章法,成效显著,原来棒子不止怕老婆一个优点嘛。

    早饭用罢,拔营出发。在《群雄》中混迹了大半年,司马辉身上也不知不觉带上了这个世界的烙印,感觉离自己的出生地已经不远,居然难得对这个名义上的祖籍产生了几分归属感,心里竟有了几分思乡的感觉,脚下也轻快了许多。可惜直到晌午用饭,也没能发现村落的痕迹。启程后又走了一段,都快到第二日的集结地点了,依旧没有发现村庄痕迹,司马辉耐心开始慢慢耗尽了,连带着脸色也沉了下来。

    有心插花的司马辉直到集结地点也没能找到目标,却被无心插柳的马晓龙见到一个村子。接到了全部人马,马晓龙忙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众人,在他们身后四里附近,发现一个挂着大汉军旗的村落。但是马晓龙的发现似乎和司马辉描述的出生地并不相同。

    首先,司马辉离开时,他的出生地几乎是不设防的,除了村口有几个简易栅栏,其他都毫无障碍物,而这个村子四周都围上了高高的木墙,有点像马晓龙以前的山寨,防备设施相当完善。还有就是,司马辉离家时,粗略看上去村子的规模并不大,除了“他家”是大户,有一座三进院落,周边都是土培民房,连院落都很少,初步估计村子不足千人,而这个村子仅仅是木墙上来回巡视的民兵就有百人,显然村中人口至少一千以上。最重要的是,这座村子似乎处在备战状态,村落气氛很紧张,防备很森严。村子处在一座小山包上,四周低,中间高,很难摸近观察。司马辉想了想,大手一挥:“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