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玄幻小说 > 一生都爬坡 > 第三十五章 夜郎自大
    汉朝时期,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却认为自己了不起,是天下最大的国家。从此,夜郎自大,成为人们比喻骄傲无知、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的行为。

    王够雄与段三叔剑拔弩张的斗争,由暗到明。作为小队会计的阿龙,自然充当起了平光镜~八面光的角色。逐渐有了“离开萝卜办不成席”的感觉,产生了夜郎自大的表现!

    其它不表,就说他的毛笔字。

    一九六八年七月,平安公社建立革命委员会!建立革委会之前,为造声势,要求给每个家庭送一副对联,形成全社热热闹闹欢呼庆祝的政治氛围。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七大队五、六百户家庭。六月下旬,大队就安排毛笔字写的比较好的阿龙和另外两个小队的会计,天天来到大队部写对联: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革命委员会好,sc很有希望。”

    ……

    一幅幅对联晾在地上,路过的人,有的默默不语,有的啧啧称赞。

    平时,阿龙在家都要找废纸整几笔。如今,一大堆红纸摆在面前,让他挥毫随心所欲,尽情展现,并且还要记工分,真是老虎打瞌睡~难得,土地菩萨打呵欠~神气!

    竹子是一节节长出来的,功夫是一天天练出来的。你看阿龙:这一笔写粗了,另外一笔细下来,这叫“粗中有细”;这一笔写软了,另外一笔硬起来,这叫“软硬兼施”;这个字写小了,另外一个大起来,这叫“以小见大”;这一副对联写草书,叫“行云流水”;那一副对联写正楷,叫“中规中矩”。每写一副,都是他心灵情绪的释放,美不胜收。

    “铁柱子,你认为写得好?真是夜郎自大!”朱阁专程赶来,泼了一瓢冷水。

    平安公社革委会成员的组成,采取革命干部、革命群众、工农兵三结合组成。段三叔代表“革命群众”,被结合为公社革委会委员!

    “狗杂种驼背带头造你的反,一下子成了不倒翁掉血盆~红人。”活电报颜素芬在家与王够雄悄悄议论。

    “他!一个政客。走着瞧,兔子尾巴~长不了!”

    成立那天,段三叔花八分钱,买了一包经济烟,笑眯眯的座在平安公社舞台上,时时不忘看看台下的观众。当看到有认识的人时,就惬意的走到台边,抬起那夹着香烟的手,一边打招呼,一边把烟“甩”下去。

    “谢谢你的高烟,一看,你就是有福之人。祝贺你!”何布盖望着站在舞台中间、高高在上的段三叔,竖起拇指。

    “尊敬的父老乡亲们,现在,我给你们讲一讲当前的革命形势……。大炮筒盲目冒进、戏弄妇女、带头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样的当权派,必须打倒!”段三叔回到二小队,马上开展了打倒王够雄的斗争,坐上了队长交椅。

    “坚决拥护段三叔的领导!”何布盖高呼。

    “铁柱子,小队会计一职,还是由你~继续当!”会议结束时,段三叔把阿龙叫到面前。

    “段队长,‘扫把事件’你可能对我有意见?”

    “哪会呢!其实,我也记不清到底买的是5把还是3把。”

    “可在当时,你是那么坚定地~5把!”

    “在全队那么多人面前,我能够丢那个面子?只有硬着头皮雄起撒!当时呀,说实话,我最害怕你站出来证明~只买了3把。那我就惨了!”

    “你来报账时,我确实没有注意验货。”

    “大炮筒想整我?那屁娃,半空中放炮~响(想)得高!铁柱子,你好好地干,副队长一职,等着你!”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毛主席的“号召”一发出,全国上上下下纷纷响应,什么“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之类的标语贴满大街小巷。

    从此,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1968年以来,大批上山下乡知青来到平安公社插队落户。尽管二小队人多地少,还是接收了一男一女两名城市知青。

    先来的女知青姜美美,重庆人,身高一米六有余,长得白净、窈窕、匀称。是段三叔的亲戚。

    夏天,骄阳似火,田中的水被烤的泛起细泡,热浪袭人。一天上午,段三叔安排妇女翻晒谷草。姜美美戴一顶草帽,脖子上挂一块洗脸帕,短袖白衬衣,半节短裤露出了象“芦柴棒”一样的小腿,蹑手蹑脚来到田间。一把谷草,其她妇女轻轻抓起一抛,就被翻来仰面朝天。可她不行,抓不起来,只得把谷草推倒,再一点一点把谷草刨来仰起。

    这时,活电报颜素芬窃窃私语:“你看她那样儿,高叉叉的,腰杆一把把儿,脚杆象‘秧鸡’,是个干活的人吗!”

    “美美,你力量小,就这样……”阿龙路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轻轻抓起一把谷草做示范。

    “阿会计,谢谢了!”

    姜美美也不会做家务。段三娘常常连想到自己的菲菲,里里外外一把手,忍不住暴露两句:

    “有些城里姑娘,就像空心萝卜~中看不中用。”

    晚饭后,在四合院,姜美美悠扬的二胡声“我们座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和《洗衣歌》等歌曲,小孩们围着看,大人们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大大加快了听歌人消除劳动疲惫感的速度……

    “快懂事”的阿龙看在眼里,垂涎欲滴!大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味道。他认为,姜美美的二胡拉的比谁都好,皮肤比谁都白,长得比谁很乖!心怀鬼胎地想:姜美美啊姜美美,你还是很有文艺脓包的人嘛。老子如今是本小队比较大的干部,菲菲进宣传队看不上我,难道我还配不上你这个一辈子都会在农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无依无靠的‘弱’女子?走着瞧,老子早晚要把你搞定!到那时:

    太公背太婆,石鼓对石锣。双凤把水口,玉印踏红河!

    “美美,这本《革命歌曲大家唱》,送给你!”

    “美美,今天十五,晚饭后,大堰塘看月亮!”阿龙发起了进攻的信号。

    “阿会计,不得行,我要给爸爸妈妈写信。”

    平安公社每个生产队均安排了知青。多数小队都为每个知青准备了单独的房间。起初,生产队给了粮食,有些妇女还去帮忙料理家务,大多知青表现很好。有的进大队宣传队,有的在接受培养。可是,时间长了,问题就来了。特别是男的,有的不会做家务。极个别的,开始好吃懒做起来,三三两两伙起,先是悄悄偷鸡偷鴨,最后发展到公开地抓、抢。

    “铁柱子,那几个,从三小队上来了。你还不赶快回去把鸡、鴨邀来关起!”段三娘提醒。

    阿龙诚惶诚恐,火烧火燎,丢下锄头,一边跑一边大声嚷嚷:

    “啷个我们二小队的问题,这么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