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都市小说 > 大同江畔的少年们 > 第四章 同类人
    权东柱是一个特别渴望爱情的人。他害怕寂寞,害怕一个人独处。为了让自己时刻获得安全感,他无时无刻不需要男朋友的陪伴。东柱喜欢那种高高大大,充满野性的直男型汉子,而不是各种细嫩的小鲜肉。他曾经与一名结了婚的消防员秘密交往过两年,可最终却以被甩作为终结。在经历了那次痛彻心扉的情感经历后,东柱曾一度陷入绝望,甚至尝试过自杀。但最终他还是挺了过来,用不停换新男朋友的方式缓解内心的空虚和极度的不安全感,可到头来却陷入了没有尽头的恶性循环。

    俊熙特别好奇权东柱所具有的一种神奇的特异功能,他能在人群中敏锐的找出谁是同类人。简直就像是在身体上安装了交友软件,百发百中,绝对无误。俊熙不止一次亲眼见识过东柱的这种神奇的特异功能,明明是在地铁站或者图书馆里遇到的陌生人,不出两个星期,他就与东柱混到了一起,成为了他的新任男朋友。此言决不夸张。俊熙也曾问过东柱,“你怎么就能断定那个人一定是同类呢?”东柱是这样回答的,“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那是神奇的gaydar在发挥作用。那是我去印尼演出时在一本南方出版的杂志上所了解到的。”

    “狗毛?那是什么意思?”(东柱在说gaydar的时候,像极了朝鲜语中的“gaeteol”,俊熙误以为他说的是“狗毛”)

    “不是狗毛!哎,那是英语。就是说同类人中通常都拥有一种发现彼此的神秘雷达,就像蝙蝠一样。”

    “像蝙蝠一样?我怎么没有感觉到?”

    东柱想了想,说:“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男人用眼神打量另一个男人的时间不会超过三秒钟。但偶尔也会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对方的某一个特征特别吸引那个男人,致使他的眼神的停留时间超过了三秒钟。比方说是以鉴赏的角度去欣赏一个人的美貌,或者对方脸上的痦子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同类人,一个真正的同类人是以寻找对方眼神中的秘密来确认对方身份的。那天在人民大学习堂,当我从外面走进阅览室的时候,你一直用眼睛关注着我,有这回事儿吧?”

    俊熙感到有点难为情,他故意摇了摇头说:“才没有那回事儿。”

    “别不承认了。即便是普通男人也会因为我的打扮而多看我几眼。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对我的关注,而是在于接下来,你的眼睛根本不听你的指挥,它们主动接触我的眼睛并释放出某种特别的信息。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就是‘狗毛’,而我的‘狗毛’恰恰就在你的‘狗毛’朝我释放信息的时候确认了你肯定就是个同类人。”

    “胡说八道。”

    “不信走着瞧。我带你去见识见识‘狗毛’的威力。”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东柱经常带着俊熙一起去与他的男朋友约会。不过俊熙当然不会被允许参与整个过程,到了约会地点,他会在外面等候,就像一个送孩子进入禁止大人入内的游乐场后在外面安心等待的家长,他偶尔好奇的听听东柱留给他的mp3里面的南方歌曲,偶尔把东柱的单排轮滑穿在自己的脚上试着滑几下,一直等到东柱把该办完的事儿都办完,再和他一起回去。不过他会听从东柱对他的教导,当东柱的各任男朋友从约会地点混在人群中离开时,他会主动迎面走过去,刻意与对方擦肩而过并试图用眼睛寻找对方眼神中的秘密。可惜啊,慧根太钝,俊熙实在找不到自己的“狗毛”,活该没有男朋友吧!

    ……

    说了这么多,那么俊熙到底个什么样的人呢?在聊俊熙之前,还是先让我们聊聊他的父亲李健雄吧。这可是个躲不过去的人物。

    1963年端午节的那个炎炎午后,45岁的平壤千里马电影制片厂洗印分厂厂长李万奎的妻子朴春香以37岁的高龄在平壤市中心妇产医院产下了一名体重偏轻的男婴。这已经是朴春香第三次生产了,由于前两次产下的婴儿均因病夭折,这第三个孩子能否保住,夫妇俩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更何况民间历来传说端午节是生孩子的忌日,即便生出了健康的婴儿,长大后也难免不会成为反噬父母的“克子”。不过不管怎么说,孩子毕竟出世了,就算担心也没什么用,一切就听天由命吧。于是,高龄得子的李万奎和朴春香夫妇二人此时开始庆祝起新生命的到来,他们一边品尝着同事们送来的美味艾糕,牛蒡糕和狗舌草糕,一边喝着清凉的醍醐汤,窗外则传来热闹的人群伴随着那首端午节名曲《爱人,我的爱人》载歌载舞的欢乐声,“端午佳节,春光无限,如梦如幻,一见钟情……”

    一天后,李万奎来到婴儿观察室,望着那个被放置在贴着“生父:李万奎;生母:朴春香;出生体重:2.4公斤”标签的玻璃保温箱里的像狗崽子一样的满身皱纹的小婴儿,不禁地担忧起来:“哎!实在太小了。能存活吗?”

    那婴儿似乎听见了父亲的念叨,挣扎了几下,把手指含在了嘴里。这个微小的动作顿时让初为人父的李万奎大感惊讶,他急忙跑去病房告诉他的妻子,说:“动了!他动了!他把手指含在嘴里了!”惹得病房里的其他病人和家属都哈哈大笑。

    为了祈愿儿子能够健康成长,李万奎给儿子取名“健雄”。除本名外,他还为儿子另外取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小名,叫“电视台”。那自然是为了纪念1963年3月,朝鲜中央电视台的成立。如果考虑到当时的背景---即国家刚刚走出战后混乱的阴霾,在金日成主席的亲自指挥下,为期五年的“千里马运动”刚刚成功落下帷幕,民众都对国家正式步入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充满期待---就可以理解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的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