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萧逸布局丐帮后,萧逸一行继续踏上前往徐州寻糜。
萧逸一路上回想着关于糜家的一应情况,陶谦是在黄巾起义几年后因平叛黄巾有功而获封徐州刺史的。而糜竺则是在同期才入仕被陶谦聘为别驾从事。但是现在黄巾起义还没有爆发,陶谦也尚在洛阳为官。糜竺肯定尚未出仕,那么自己去徐州收服糜家的几率就大了许多。
最起码从历史上,糜家就是把宝压在了飘摇无际的刘备头上。不止从物质,财粮上大力支持,还将自己的宝贝妹妹——糜贞,嫁给了与其年龄相差甚远的刘备以示忠诚。
想到这么一位美女大小姐,以后要嫁给老男人刘备,日后的几年里还要陪着刘备颠沛流离,没享到几年清福,最后落得一个投井自尽,一生何等悲惨。萧逸心中暗暗想到,一定不能让这种悲剧重演。
既然自己计划与糜家寻求合作,甚至收服糜家。那就代表着日后即便是黄巾起义爆发,糜家这一块也没刘备啥事了。至于到时候刘备从哪里筹备资金,就不是萧逸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
在萧逸一行路过彭城时,萧逸命典韦从行脚商人手中购买了一辆简单的马车用以代步。就这样萧逸一行的行驶速度,加快了几倍不止。
由于是乘坐马车,外人对这俩人一虎的组合也就无从得知。一路上依然是碰到劫匪就打发,再不开眼就干掉;碰到乞丐行乞就行着那乐善好施的义事。这独特的行事准则,也萧逸一行的威名在百姓间的互相传颂中变得声名鹊起。
不知不觉间,萧逸一行已经赶到了东莱属地。在驾车途中,远远就能隐隐听到哭天喊地的叫骂声、求饶声。想起自己曾经听说过在古代经常发生山贼屠村的恶行,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和平社会的青年,如何不对这种恶行深痛恶疾。想到有无辜百姓正在惨遭欺凌,萧逸不禁让典韦加快了驾车速度。
待到接近,就能望见一座残破的村落,隐隐火光与惨叫声叫醒呼应。萧逸二人下车疾驰赶到村落时,发现到处都是散落破碎的农具还有遍地的村民尸体。还有许多手拿砍刀,头戴方巾的贼人正在屠杀老幼。从众人身上、刀身泛着的血红就能知道,这群贼人有多么的残忍。
青壮老幼们不断被屠杀,而妇女们则被驱赶在一起,在角落里哀嚎着。求饶声,叫骂声不停地刺激着萧逸二人的神经,此刻典韦也是双拳紧握恨不得冲过去打死这帮炸碎。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孤家寡人,萧逸是自己的主公,他在等着萧逸的命令。此刻一股冲天的怒火在二人心中燃烧着,仿佛在等待着最后的爆发。
似乎是轻舒了一口气,萧逸的双眼已经泛起了一层血色。做为和平时期的过来人,萧逸更加知道生命的宝贵。现在发现自己的杀意竟然如此强烈,简单的对着典韦吐出一个字:“杀”!
萧逸便如猎豹般,冲进贼人圈里,进行屠杀。典韦在得到萧逸的指令后也随之冲到贼人面前,俩人都是武力顶尖之辈,又是含怒出手,只见一拳便可将一人砸飞。
典韦似乎是觉得光用拳头砸还不足以解恨,随手抢过一把砍刀,用力砍向身旁的贼人。不一会,二人身边就已经躺下了一层贼人的尸体。萧逸周围还好,毕竟只是用的拳头;典韦周围尽是凌乱的残肢,仅剩的贼人们见到二人这般凶残勇猛皆畏惧胆寒,不敢继续围攻送命。
可是萧逸不管这些,继续挥动着拳头。典韦见主公如此,也是继续挥刀、奋勇杀敌。
不一会,所剩贼人便被二人全部剿灭。
萧逸通过了解得知此地居然是东来境内,而想到东莱,自然而然的也就想起了那位浴血悍将——东莱太史慈!
说来也巧,此地名为黄县,而太史慈正是村上的打猎好手。虽然太史慈的年龄尚未及冠,却也生得虎背猿臂,一手弓箭更是使得箭无虚发。一向平安无事的黄县,哪知今日太史慈与几位青壮前脚刚走,就迎来了百余贼人行那屠村的恶行。即使村中尚有二十余猎户也只是精通打猎之法,与人为战又怎么能打得过焦化残忍的屠夫们。
当然,也正是这些猎户的拼死周旋才使得萧逸二人能够及时赶到,救下几十幸存的村民。百余户的村落,只有几十人幸存,不得不说是这个村落的悲哀,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为什么百姓会沦为被肆意欺凌屠杀的对象?是弱肉强食吗?
“不,不是的!是这个混乱的世道!!”
萧逸想到之前自己杀人的情形,一拳一拳打出的血花、脑浆,萧逸出奇的竟然没有一丝反感。要知道萧逸曾经有过晕血症,后来虽然治好了,但也不至于这般无情。尤其还是自己亲自下手杀人、见血。萧逸并非过于迂腐较真之人,想不明白也就将之放归脑后,毕竟自己杀的也是该杀之人!
萧逸用技能--治愈术简单为受伤的众人进行了救治与处理。看着悲痛欲绝的众人,萧逸终归没有了继续停留下来的决心。毕竟亲朋离世,而且是在自己的眼前惨遭杀害,内心何等痛苦。看着典韦也是面露悲色,就能知道此时这个以硬汉著称的典韦心中也是极其复杂。下定决心的萧逸便唤来典韦,在原地留下五十两白银,欲驾车离开。
这一幕也被部分幸存者发现,将身边正沉寂在悲痛中的幸存者们唤醒,又低声指了指萧逸二人。只见在其中一位看起来在村中也是颇有地位的老者的带领下一齐下拜高呼:“恩公留步!”
老者在身旁俩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到萧逸面前。又命人将萧逸偷偷留下的五十两白银拿到老者身前,急声说道:“想我黄县一直安好,今日遭此劫难;恩公的大恩大德,老朽以及全村人都无以为报,又怎么能够让恩公破费呢?!”
(历史上黄县在黄巾爆发前确实安好,可是谁让萧逸二人一路将劫匪打的打,杀的杀。吓得贼人们不敢拦路,反而行那屠村的恶行。毕竟村中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可比拦路抢劫安全多了。如果萧逸知道一切因为自己…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萧逸看到众人下拜,也是急忙回道:“众位快快请起!老人家无需介怀,习武者一身武艺在身,自当锄强扶弱。这等欺凌弱小之徒,肆意妄为之人,自当人人得而诛之;一身医术也自当治病救人;而这五十两白银,也并非全部家财。你们比我更需要这笔钱财来安葬亲友、重建家园。还望老人家切勿在互相推脱。”
众人闻言,更是深感萧逸高义。这时从马车上溜下来一道白色影子,眨眼间便扑进了萧逸的怀里。萧逸不用细想就能知道怀里的主人公是谁,毕竟这个反应速度、这个大小、还喜欢在萧逸怀里的,也唯有在车上卧睡的小白虎了!
这时众人感到眼前一道白光掠过,还以为是错觉。继而又发现萧逸的怀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只小白虎(这个时代还没有猫),众人不信邪的揉了揉眼睛,见到小白虎依然还在萧逸的怀里静静地趴着,众人看向萧逸一行的眼神中不免多了些神秘的色彩,要知道四圣兽的传说可是在华夏一直有所流传的。
之前只有萧逸于典韦二人的时候,众人只以为两个侠肝义胆的侠士救了自己等人。毕竟习武之人行侠仗义的事迹不在少数。可是随着小白的出现,众人好像想起来,俩人一虎的组合好像有些熟悉。这时幸存者中的一个少年好像想起来了什么一般,大声对周围的人喊道“他们就是最近扬名的两人一虎啊!”
这句不伦不类的话,把萧逸二人弄迷糊了。可是少年周围的众人却是理解了少年话中的含义,想起来最近关于俩人的传闻,在敬畏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不愧是闻名于世的善人义士啊!
萧逸不会想到,因为典韦的路痴,误打误撞的赶到东莱。以及自己二人的英勇行为即将为自己招揽另外一员虎将,而自己与典韦二人英勇、大义的形象也在后续幸存者的口中得以传唱,在民间更加高大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