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明提着袋子悠悠然的回到了座位,这应该算是他的第一桶金了,整整四万块,这对一个从小住在居住在城中村四千块都没见过的人来说无疑是比巨款。他深吸一口气,强自压下兴奋的感觉,清晨大樟树混合着空气特有的清新让他慢慢冷静下来,他摸了摸下巴开始细细思量张伟的具体用意,按理说如果他的听说了昨天晚上聪哥及小弟的汇报,张伟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不信,以林启明对他的了解,他估摸会觉得聪哥是在找借口,再者,即便他半信半疑,也应该是再来试探下其具体的水有多深,而不是直接甩给林启明四万块这么大数额的巨款。那么,林启明只能得出两种结果,其一,张伟在给自己下套,让自己以为他如此放低姿态,是畏惧自己的‘能力’,麻痹自己,同时这四万块也是某处赃款,要借此来栽赃自己。其二,张公子这回是彻底认栽,割出四万块的肉以此来修复关系,同时借此拉拢自己。
林启明自然不知道四万块对于张伟远非其想象的伤筋动骨,单说每年的张伟的生日,每年趁这个时候赴张府走关系窜后门认脸熟之流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他们或明赠或虚掩不上五位数都不好意思上门,这在泉呈县这么个天高皇帝远的小地方是公开的秘密,尽管ZY上台的那位反腐力度屡创新高,无奈下层积重难返,这种情况的改变非一日非一人之功能改变,况且小县城人际错综复杂犹如大树盘根,;路边随便一卖菜小农都有熟识或与县里某位领导沾亲带故,不腐墙倒众人推,因此局长之子自然对着区区数万块不甚在意,更谈不上心疼,且如果能用其结交到林启明这位‘深不见底’的高人,反而花的物超所值。其中的弯弯绕绕林启明不在其位自然不知,否则也不会思虑这么多。
之后的日子里时间一如流水汩汩而逝,林启明每日穿梭于校园内家中读书修炼不辍,至于那四万块他开了个户头便存了进去,他思量今后高考之后必定有许多用钱之处,现在暂且维持生活现状不变甚好,骑着快要散架的自行车,衣服永远是几件单薄的T恤,甚至张伟都觉得林启明是不是把钱捐灾区了怎么一点生活条件未改善的模样。同时林启明与班长大人的感情却也持续升温的状态,陈宛瑜日渐觉得林启明身上似有一层朦胧的薄雾难以琢磨,学习态度的转变,成绩的惊人崛起,校长老师们的侧目,张伟的360度转变,竟然见到林启明后称之为‘明哥’,直觉告诉她,林启明身上似乎有很多秘密,不过但当她认真发问之时,林启明的便会使出转移注意力,蒙头装傻等无耻战术使她屡屡不得其解。
时间终于来到高考前夜,六月六号的晚上,学校前几日便放了温书假,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再进行紧张的上课讲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学生们的成绩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了。不过相比于其他人的惴惴不安手不离书,林启明却十分悠哉的在房间里泡脚,不时还发出舒服的呻吟。他早在之前便将所该默记的内容全都看完,又连续做完一零年至今的所有高考题目,或各省高考预测卷。再做更早的卷子也都没了参考意义,因此这段时间他反倒是最为轻松的高考考生,这一切反应在许兰心眼中自然以为林启明又‘旧病复发’,不思进取了。她每次下班后但见林启明全无高考生的样子,火大之下嘴似机枪般从骂娘脏话到苦口婆心,林启明见状却生出了一点感激之情,尽管他对许兰心一直存在某种芥蒂,甚至怨恨,许兰心对他也称不上视如己出,偶尔还会拳脚相向,不过许兰心起码也没想过对自己不管不顾。因此,林启明在其回家后不得不‘配合性’的拿出课本掩人耳目。
泡完脚后,他看了下时间差不多已近十点,再略略翻了会课本便拉灯入睡。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林启明早早的起床备好纸笔,因为许兰心知道他今天高考便让其自行吃点鸡蛋稀饭,不用煮饭。阳光渐次驱散薄雾,温暖的阳光混合清新的空气将校园笼罩在一片金色而动人的海洋里,林启明锁好自行车便去了食堂,因为天光一中是泉呈县内最好的高中,因此倒也不必像其他二三级达标高中一样需要换校考试。各个教室已经全都上了封条,因此林启明和其他同学一样只能到食堂暂等考试开始,高考的严肃性与专业性这个时候便可见一斑,教室内早早的安置好监控探头,每个考点校区内还都有信号干扰设备防止作弊,甚至林启明还看见几个穿着特警制服的人与校园保安一起,在考区内巡逻走动。在这种气氛下,学生们在食堂内也少有开口交谈的,始而几声咳嗽方才打破宁静,大多数人还是拿着语文课本临阵磨枪。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流逝,很快的时间来到八点半,冷冰冰的广播系统提示“考生入考场”霎时间久等在警戒线外的考生们蜂拥而入,并汇聚在两个楼梯口出排队依次上楼。林启明的考场是在三楼,这里原先是高二年段所在的教室,林启明轻车熟路便找到考场,之后在监考老师检查身份证与准考证后便进入教室。待入座后,令林启明惊讶的是陈宛瑜与陈强竟也和他分配在同一考场。陈宛瑜见到林启明后也是一愣,随后莞尔一笑,算是打个招呼,不过入座后严禁交谈,两人也没有多做交流便自顾自检查起考试用具了。
“叮叮叮”随着三声清脆的铃声传遍校园,“考试开始”冷冰冰的系统声再次宣布道。
几乎同时,林启明便提起笔即刻书写起来,第一大题,诗文默写填空,对他而言自然毫无问题不到一分钟做完。其次是文言文阅读部分,是选自《四部丛刊》中的一封书信,作者方苞科举受挫写给中了举的学友回信,整篇文章自然充满了悲苦愤懑及羡慕之情,林启明很快确认了主旨,而翻译部分则是林启明的弱项,他斟酌用句,谨慎注解,一番下来倒也略有通文。
之后的题目便是更为熟络了,无论是名著赏析抑或论述问阅读中的揪字眼,林启明做下来倒也异常顺畅,像是厚积薄发福至心田之感。
林启明伸了伸懒腰略略活动下筋骨,环顾一下周围,略运目力看到许多同学尚且还停留在语言文字应用题,他接下来终于要做最后一道题目,作文题。
今年的作文题是材料作文题,以鲁迅的经典名句开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其后话题一转,变为“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路”。林启明摸了摸下巴,略略思量了会,写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辨别清楚出题人的出题意图,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挖掘便是写作思路。而一篇好的作文,或者说高分作文最重要的不是不离题,而是创新有新意,这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创新思路需要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不局限于现有框架,又要做到文不离题,他思考了约莫十来分钟,提笔写下“敢问路在何方”六个大字。
………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对许多人而言每一刻都极为漫长的高考,对林启明而言却沉入了与出题老师见招拆招的乐趣中。今年的高考试卷无疑难度十分之高,在做数学考试之时甚至有同学当场嚎啕大哭情绪失控,使得考试气氛更为紧张。好在林启明自身倒是因为修真以来心性坚毅,高考之时情绪自然尤为镇定。
“考试结束”,一声拉长的铃声响彻校园的每个角落,,随着最后一科英语考试的结束,这一届的高考也随之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