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茂贤一说出这道大题,周围的不明真相群众都炸开了锅,三九二十七加二等于二十九,竟然还差一个!
那一文钱到底哪里去了???
现场的人都炸开了锅,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肯定是小二偷了,因为他已经偷了两文钱,再偷一文那不是美滋滋?有人说是旅客偷了,因为旅客有三个人,走南闯北见多了,随手顺回一个铜钱又何妨?也有人说是老板抠门,临走前又把另外一块钱藏起来了。
说着偷钱说着群众们就开始怀疑到别人身上,大家推推搡搡,都把亏空的钱来到不对付的人身上,对方怎么可能承认,最后,一个老实憨厚的店小二被职责。他甚至前一刻还在瞌睡,赶紧大喝一声:
“钱不是我偷的!!!”
场面顿时冷寂下来,大家也觉得闹得没意思,于是纷纷用询问的眼光看着教谕和两个考试的学生。
李洎刚刚听到这样古怪的题目也当机了。好在多年以来脑筋急转弯和基本的科学素养让他思索一刻钟就捋顺了答案。
另一边,一直答不上来的东莞县第一状元的额头都拧成了川字状,三九二十七加二是等于二十九啊,是差了一个啊,不应该是三十个么?三九二十七,没错!二十七加二,等于二十九,也没错!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难道?二十七加二等于三十???
这道题,做的已经逐渐让何雨华怀疑人生了。
大家的争议更大了,甚至很多人觉得温茂贤教谕根本是出错题了。
温茂贤笑而不语,他有杀手锏,但是他没使出,怪就怪这个考了四百多名的差生今天表现得太不正常,让他不得不逐渐加大了难度。
李洎看得越来越多的人催促他答题,没办法,两次都是李洎先答好题,这一下大家全都寄希望与李洎了。
李洎看到众望所归,于是潇潇洒洒地走上前台,拿起题目用收入、支出、余额、时间、项目的形式写出:
旅客余额:10x3-10x3+1x3=3文!
老板余额:10x3-5=25文!
小二余额:5-1x3=2文!
总余额:25+3+2=30文!
李洎成竹在胸,亮出答案,说道:“根据收支账目表,根本没有多一文钱也没少一文钱!所谓二十七加二,是错将二十七元当做老板的实际收入,实际上,老板收入三十块,又退回五块钱,他实际最终只收入二十五块钱!因此,老板的钱,加上旅客的钱,加上小二贪墨那部分,正好是最初出钱份数!”
李洎以为这个答案无懈可击。实际上,通过现代收支方法,早就将古代早期流水账式记账本淘汰。列出时间、项目、收入、支出、余额五个名称,简便而又清晰的表现了账目的流水形式。在后代二十一世纪前期电子账号卡未普及的时代,这个收入、支出、余额账目表应用到了银行帐本、信用社账本、个体户经营账本、企业账本上,甚至电子化时代,仍是打印查账的形式。
如果说,没有受过科学系统教育的近古代普通人不明白这个形式说得过去,但是稍微有点数学知识的人看过收支表后都会明白每一笔钱的去向。
于是李洎又得意起来。
众人以为李洎又有什么高见,结果却列出了一个奇奇怪怪的方方格格,大家开始议论纷纷,声音却越来越低,最后已经到了窃窃私语的地步。
李洎还浑然无觉,大家望向他的神色却发生了很奇怪的改变。大家的脸色有恐惧,有愤怒,有害怕。
就像,李洎是一个妖魔鬼怪一般现身了!
“他!果然,果然是……!”有一个少年用指头指向李洎,他的妈妈赶紧打掉了少年的手,说道:“阿浩,你不要命啦!那个东西,怎么可以说出口!要是我们家被牵连,全家都要被发配南洋!发配南洋懂不懂?全家都要死绝啊!”
现场,有大恐怖。很多人望向李洎有了畏惧的神色,以李洎为中心,就像菌落平板药敏试验一样周围空出了一圈圈的场地!
众人像潮水一样在后退!退!退!
就连一直主持考试的东莞第一县学教谕温茂贤也变了神色,望向李洎有了一股悲愤,撸起了宽敞的华服,双手紧握,甚至有拔刀相向,卫道除魔的架势!
现场的气氛恐惧到了极点。
随着小蝶拉住李洎的衣角,李洎才发现周围已经空出了一大片的场地,他感觉气氛有些诡异,但又不知道自己做得有那里不妥。于是将自己写的答案扬了一扬。
“别,别过来!啊,你别过来!”一个小女孩因为逃退不及,刚好李洎书写的答案又面向了她,让她感觉要大难临头。
这……
李洎怎么感觉现在那么古怪,难道自己的身上被鬼附身了?大家怎么这样看自己?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围观群众中豁出一个缺口。原来是一干精明强干的打脚小厮手持棍棒,硬是从密集的人群中开出一个道路来。接着,一辆三匹羊驼拉着的敞篷马车缓缓驶出来,马车上安装着一个流体型的猎豹座椅,座椅上躺着一位身穿四爪青蛟长服的青年。大家望向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纷纷都下跪起来。都纷纷说道:“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青蛟青年缓缓抬起头来,极为有派头地说道:“众位卿家平身。”
大家于是纷纷起来。这个时候,教谕温茂贤感觉一下子找到了主事人一样,将李洎和何雨华两个人打赌和比试的情况一一详细地说了出来。
“原来如此!”青蛟青年望了望李洎手上汉字、阿拉伯数字和横线组合起来的账目收支表,神色一下子眯了起来,眼光中竟然有电射出,刺向李洎的眼睛,让李洎感觉到被审视和拷问的滋味。
李洎感觉这个什么王爷实在太没礼貌了。就算你是王爷,也不能如此粗鲁对待别人。心下已经对这个所谓王爷不喜起来,心下暗自呐喊,又是一个跋扈。
李洎通过脑中回忆,已然知道,这个眼前极为有派头的到底是谁。
二代长沙王,李涤生。今年二十一,乾龙帝第三百二十四孙,通过湘省宗人府自主招生考试,从众多王子王孙当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在十六岁考入BJ的太学府,成为国学大学士。
十六岁的大学士!他不仅使得上百万的皇族苗裔难以企及,更可怕的是,在进入太学府后,他的才学使从四万万人中通过大顺科举进入太学府的普通大学士折腰!是皇家当中传奇一样的人物!
要知道,大顺爵位体制,分藩王、亲王、郡王、一字国公、二字县公高级爵位,一等侯、二等侯、一直到九等侯,大夫、卿的中级爵位,还有伯、子、男三个低级爵位。除了东辽西秦南越北赵四大藩位永不降等以外,其余所有皇帝子孙后代,自动降级三等以上。如父亲是亲王,嫡长子往往只能成为国公,父亲是国公,嫡长子往往只能是二等侯,如此等等,叫做君子恩泽,五世而斩。
想要保留自己甚至提升自己的爵位,就要通过宗人府内部举行的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各省宗人府分院学习。
省宗人府分院学习优秀者,考入京师太学府,三年一大考,连考三次,最终排名决定自己爵位的保留或提升!
要知道,最终进入京师太学府的时候,可是直接面临从四万万百姓当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大学生!就是这样,李涤生依然第一次就考举了整个太学府的第一!
何等恐怖!
道广皇帝听闻皇族当中出了如此杰出人物,龙颜大悦,当朝当着文武百官殿试,李涤生对答如流,道广帝于是大悦曰:“长沙王叔教的好儿子!”于是宣旨赐李涤生长沙王世子位,继承二代长沙王,派为两广总督书录,并协助疏理广州将军府(南方战区)事物。
也就是说,如今两广官位,除了两广总督林则徐以外,就数派为监军的长沙王世子李涤生最大。
此时此刻,李涤生望向李洎的神色,就像看待一只蚂蚁,特别是看到李洎手上的阿拉伯数字组成的账目收支表,更是厌恶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