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铮现在的生活完全是为了外出历练在准备。
儿行千里母担忧,担忧的不仅仅是母亲,石铮的日子最近过得很是舒坦,饭来张手,衣来伸手,练武打铁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看着,出了汗,帮忙擦擦,不小心磕着碰着了,就是一阵埋怨。儿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还有父亲,只是父爱如山,表达爱的方式却是不大一样,每当石母见到石铮练武打铁累到了,叫石铮停下了休息,石父嘴上说埋怨这点苦都吃不得,成不了大事,但却是不阻止,还帮忙搬凳子。
当然了,石铮最近武功进步很大,到了脱胎中期,在长期的比武过程中,吸取到足够的经验,是不是的还给石父来一圈。现在石铮一拳的力量都有五六石了,石父不小心挨上一拳,还是少不得龇牙咧嘴。
当然石铮的日子也不好过,石父挨一拳,石铮起码挨十拳!谁让儿子打老子呢!
这一个月,石铮宅在家里,算是进行理论教育了,石父年轻时出去闯荡过,有些见识,把那些经验讲给石铮听,石铮也算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现如今,石父在理论方面讲的差不多了,石铮学得也差不多,下个阶段就是理论联系实践,是骡子是马,是该拉出来遛遛了。
一般情况下,石父每个星期都要进红石山采集铁矿,早出晚归,偶尔迫不得已才在山里过夜。因为山里边白天还好,近几十年很少见凶兽白天出现,但到了晚上就说不准了。
在石铮的记忆里虎豹之类的凶兽,从未听说有什么人遇到过。估计这红石山好几十年都没出现了,就连豺狼,野狗之类都很听说,只是有些野鸡野兔之类的小凶兽偶尔被石父猎回家,打打牙祭。
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两百多年来红石山常年采矿,人气比较足,山上的植被也少,不适合大型的凶兽生存。当然,近年来,红石镇逐渐衰退,红石山上的采矿人也是没几个了,情况说不准又有了新的变化,也许就会有凶兽出没。
吃过早饭,带上足够的干粮,当然石父独自一人外出的时候是没有带干粮的,但谁让石铮吃得多呢,本来石铮自己也不想带,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只要不用记忆播放,石铮的饭量也就和正常人差不多。
但谁让石铮摊上一个溺爱自己的母亲呢,见石铮不愿意带,石父在一旁也不怕事儿大,还说媳妇有了儿子忘了丈夫,夫妻这么多年,外出的次数都数不过来了,也不见给自己准备点干粮!弄的石母哭笑不得,赏给石父一个卫生球。看得出来,石父,石母的感情还是很好滴!
父子俩一人背着一个个大筐,各自腰间都别着一把百炼钢刀,腰间另一边挂着一壶水。腿上帮着一柄匕首,还有就是怀里放着打火石之类小件的生存必需品,向着红石山施施然走去。
一路上,地势逐渐爬高,人烟变得稀少,道路也变得难走起来。出门来,石父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眼神很是锐利,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看得出,他对这次行动很重视,也很谨慎。
路上,石父不断的根据,所处的环境给石铮讲着需要注意的事项,各种细节,不厌其烦,平时寡言少语甚至有些木讷的石父,也变得唠叨起来了。这满满的都是爱!
行走在野外,首先得学会辨别方向!这是石父首先传授的知识。
他显示自嘲道,当年他刚刚出去闯荡的时候,本来是准备到白杨镇的,白杨镇处于红石镇的西边,结果当时走在野外居然迷路了!本来半天的路程,结果整整走了两天两夜,当时运气还真是好,没遇到什么危险,最后终于走到一个镇上,一打听才知道居然走到红石镇东边的水口镇去了!
所以,在野外行走,时时刻刻都要注意方向,并且尽量走大道、官道。这辨别方向的方法却也简单,一般都是根据太阳的位置和时间来判断,夜晚就要根据星辰,在丛林里根据树木的年轮。
方法很简单,现在的小孩们大都知道,但是光知道还不行,最重要的是形成这种意识!这种安全意识!
然后就是行进的方法也很重要,野外生存,体能的保持很重要!这是就要选择好走的,节省体力的路径。在山地行进,应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要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行进时,能大步走就不小走。这样几十公里下来,可以少万许多步。疲劳时,应用放松的慢步来休息,而不停下来。
遇到河流不要草率入水,要仔细地观察之后再确定渡河的地点和方法。山区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温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应当用一根午子支撑在水的上游方向,或者手执重达15~20公斤石头。集体涉渡时,可三人或四人一排,彼此环抱肩部,身体最强壮的位于上游方向。
还有就是采集食物、收集饮用水、怎样钻木取火、寻找扎营地点、受伤的处理。。。等等。
石父的嘴,路上就没有停过,或许是关心,或许是卖弄,但是石铮的心却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