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石铮自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也有两天时间了,就在这小院子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昨晚在回忆中大概对这个小镇有些印象。
再次吃过饭,没办法穷文富武,记忆中的石家经济上一直都不是很宽裕,甚至这生活条件还有些下滑,主要原因好像就是,这红石山上的铁矿石质量实在是越来越差!以至于石父采矿回家之后,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提炼。
导致最后的产出变小,收入也就变少了,虽说在这吃喝上,石铮记忆里感觉都还差不多,但这衣着上,也是好久都没有新衣了。
好吧,继续说,吃过饭,向家里打声招呼之后,石铮迈步走出了家门。
红石镇总体而言西边背靠红石山,比较高,南边低,石家就在红石镇西边坡上。方便到红石山上采集铁矿,同时因为打铁比较吵闹,西边正好人少,不扰民。
石铮出门后,就顺着坡往下走,记忆力红石镇还是很大的,有个专门的铁市,俗称铁货交易市场。记忆中,石父曾经和石铮说过,在他还小的时候,这个铁市还是很热闹的,整个梁县包括附近的几个县,都到这里来购买铁器。
而在石铮的记忆力,从小这里就没开过市。荒草丛生,是小孩们的游戏天堂。石铮平日里都是在这里游戏的。
一路走过,红石镇街上的人不多,路过的大都是些老人小孩儿,临街的店铺大多数都是些茶馆,里边的都是喝茶打牌的人。以老年人居多。青壮年,基本上都出去了,据说这叫外出务工。
一路上,碰到的都是些记忆中的熟人。让石铮不好意思的是,自从突破到炼皮之境,换了一层皮,皮肤变白了许多,这些人都经历过这个过程,
走一路就被调戏一路“哟,小铮,变成小白脸了哟”
“咦,小铮,突破了哟”
“小铮,你才十岁吧,这么早就突破了!”
终于,石铮来打铁市,一路上,脸都笑僵了。
石铮到的时候,一群半大的小子正聚集在哪里,在中间的是几个年级稍大的青年,十五六岁的样子,身上背着包裹。
打了声招呼,这里都是的都是自家兄弟。石铮拉过记忆中玩从小一起玩泥巴的石洪,问了怎么回事。
原来,这几个背着包裹的堂兄却是要外出务工了。
具体的情况就是,这几个堂兄突破到炼体巅峰有一段时间了,穷文富武,修行越到高深之处,需要的资源越多。而且,修行之道,坐在家中是不行的,更多的却是要外出多看,多练!
而且听说到聚气境之后,在食物等各方面的需求比高,现在红石镇衰落了,各家家里都没有多少余粮,想要挣口吃的都要跑到外边去。
这个世界生产力极度不发达,耕地只有城镇附近才有,及其稀少,在荒郊野外的地方,野兽纵横,据说有些地方还有智慧发达的灵兽,是破坏庄稼、攻击人类的能手。
但是总是有些牟图利益的,看到野外有合适的地方,就想要把耕地往外扩一些,就需要招收一些具有武力的汉子守卫耕田,平时还可以帮忙做做农活儿。这种人也就是混个温饱。
还有就是,这城镇与城镇之间总是要联系的,在野外行走却是不大安全,不说野兽,灵兽的袭击,就是那些占地为王的土匪也是极其凶残的,总要有人守卫才行,功夫高一些的,就是去做这种职业了。
护卫这个职业还是能挣到不少钱的,只是风险比较高罢了,这个世上,所谓的法律也就是王法,就在城镇所在的地方还能实行罢了,在荒山野岭的,杀人劫货屡见不鲜,也是屡禁不止!
还有就是身具一技之长的,那就可以应聘到各种与之相对应的商行做事,待遇也是不菲的。
那些武艺高强的人,却是可以外出猎杀凶兽,灵兽。穿梭游走于山林之间,采集各种奇珍异宝,一旦有所收获,那就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这些都是石铮小的时候,石父当说故事说给石铮听的。却是在记忆回放的时候,被现在的石铮记住了。
石父说,当年红石镇还没有没落的时候,周围镇子里的外出务工人员都往红石镇跑,每年都要招收不少的打铁伙计,红石山上的采矿人,还有各个商队的护卫。只是先如今红石证没落之后,不但外地人不来了,连本地人都要出去!
而且红石镇因为盛产铁矿,导致镇子周边的土地里都含有不少的铁,以至于都没有合适的土地用于耕种。这更是让红石镇的衰退进一步加快,养不活人的土地最终都会慢慢的荒掉。按石父的估计,待他们这辈人死去之后,这红石镇估计就会成为一座鬼城了。
没有特产,不能养活人口,又不占据交通要道,红石镇的未来真是可想而知!
当年陆续发现红石山的铁矿不管是产量和质量都在开始下滑之后,当时有实力有能力的人都早早的在谋求后路。
后来有的举家搬迁到其他镇子上,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铁匠铺,毕竟不是随便哪个地方都如同红石镇一般铁匠铺扎堆。
有的干脆转型不做铁匠了,去专门批发销售木炭,毕竟当铁匠的时候,都知道怎么弄,铁匠都喜欢喝酒,有的自己酿的酒很不错,就转行去做了买酒的。
实在是技术不行,有没有一技之长的,最后大都去做了护卫,毕竟能当铁匠的,武力都是不错的。
当然,正真有实力的,直接在外边卖了几千亩田地,坐地主去了。
剩下的,留在红石镇都是些老弱病残了,当年大家都往外边赶的时候,石父还年轻,出去闯荡了些年,而石铮的祖父却是年纪大了,故土难离。
后来石父也是带着石母回到红石镇定居下来。这时候的红石镇已经没有了几家铁匠铺。石家的打铁技术又比较好,竞争也不算激烈,所以石家的日子过得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