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吃鸡

    自从外孙上初中以后,孩子们就另起炉灶了,逢到周末才回来吃一顿。我们老俩口的日子也起了变化,平时是能简单就简单,能马虎就马虎,怎么方便怎么吃。前些日子托人在乡下买了几只土鸡,准备过年吃的,因为买的多,今天中午,我和老伴儿就煨了只老母鸡。

    吃饭的时候,老伴把鸡端上饭桌,我觉得哪儿不对劲,怎么就今天吃鸡就我们俩呢?我突然问老伴儿,我们俩单独吃过一只鸡吗?老伴儿想了半天说,这个还真没。

    结婚38年以来,我们俩从来没有单独吃过一只鸡。刚结婚那些年吃不起,也买不到;女儿出世了就来了老母亲,往后一些年,但凡吃鸡都有个规矩,两个鸡腿,母亲一个,女儿一个;母亲过世了,女儿结婚了,女婿爱吃鸡,每当吃鸡那就让女婿女儿吃;外孙出世以后,吃鸡时就首先满足孙子,其次是女婿,再就轮到女儿,我们老俩口每次都是象征性地吃一点,这是我们家不成文的规矩,从不例外。看到老人、孩子们吃得开心,我们就有一种欣慰感、满足感,看别人吃比自己吃还要开心,特别是我那老伴儿。

    “我对鸡不太感兴趣”,多少年来,老伴都是这么说的,我也说“我对吃鸡无所谓”。其实这并不是真心话,今天中午,老伴儿就吃了两个鸡翅膀,我也吃了不少,吃得都很香,我知道,老伴儿最爱吃鸡翅膀。随着年龄增长,猪肉,特别是肥肉不能多吃也不敢吃了,那么,鸡鹅鸭和鱼虾之类应该是可以吃的。

    为什么这么些年来,从来没有俩口子单独煨只鸡吃呢?看来还是个认识问题,很可能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认识问题。不是吗?如果说早些年是因为经济原因,那近年来应该说不存在吃不起的问题了呀。

    勤俭节约、省吃俭用、为老人、为孩子,这些已经在我们头脑里根深蒂固。买来的水果总是挑那个要坏的先吃,结果好的放坏了,老是吃坏的。

    一盘菜端上桌,总是先吃头头骨骨,最后剩下的全是好的,而有时候剩下的好菜往往放坏了。家里晾衣服的架子用了40多年还在用,30多年前用的被里子,自己动手改造成被套继续用。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碗里的饭总要吃得干干净净,这已是多年来的习惯,即使外出旅游住宾馆也不例外。凡此种种,足以说明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习惯成自然,大概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吃苦受罪,特别是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穷怕了,饿怕了。现在日子好过了,反而不会过了,该享受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享受了。一说到这些,女儿就会说我们是死脑筋,顽固不化。是啊,这样的死脑筋也不知是对还是错,自己也弄不懂。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对与错,这个死脑筋这辈子看来是很难改了。

    一二三澳洲之旅

    (2013.4.9—15)

    去年,一同去新马泰旅游的有五对老年夫妻,旅游结束时,大家约定,明年咱们一起去澳大利亚旅游。于是,今年春节以后,我就张罗赴澳旅游的行动,结果是,有的因为身体原因,有的因为经济原因,有的因为家庭原因,其余的四对夫妻相继打了退堂鼓,只剩下了我们一对。

    还去不去?这一问题让我考虑了许久。我们不存在其它问题,要说不放心的只有身体因素。去年以来,虽说是大病没有,可小毛病不断,去澳大利亚别的不说,一趟飞机就是十多个小时,在飞机上折腾一夜,第二天紧接着就是游玩,身体能吃得消吗?这是个大问号。可是,如果现在不去,越往后就更不能去,因为年龄一年比一年大,不确定因素会越来越多,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

    赴澳旅游的签证手续比较繁琐,除了护照还有一系列的要求,诸如:每人要提供5万元以上的银行存款冻结证明,另外还要缴纳5万元压金。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退休证、结婚证复印件一样不能少,70岁以上的还要进行健康检查,并且要另外多交350元保险金,以上缺一不可。说是澳8日游,其实只有6天时间游玩。第一天下午出发,晚上8点钟飞机,第二天上午9点到达悉尼,最后一天一大早就忙着往回赶,下午4点到达上海,在浦东机场呆5个小时再转机到南京。8天时间,南京——悉尼——黄金海岸——凯恩斯——上海——南京,乘了五趟飞机。

    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760万平方公里,比中国小两百万平方公里,人口两千多万,是中国的1/20,其中华人就有一百多万,占1/20。两千多万人中,富人占12%,穷人占8%,中产阶级占80%。澳大利亚国土的中心地带为沙漠和丛林,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澳大利亚平均每人4-6只袋鼠,8-10只羊,人都沿海居住。每个城市又大体上分为工作区和居住区,工作区高楼林立,十分繁华,居住区全部是别墅,只是别墅的档次不同而已。一般来说,别墅面积小于500平米为穷人,500——1000平米为中主阶级,富人的别墅面积都在1000平米以上,有的还有游泳池、棒球场,高尔夫球球场,直升飞机。

    所有的别墅都隐藏在树林里,只有从高外往下看才能看到屋顶。在澳大利亚,富人的标志有三条:豪宅、名车、游艇。其中游艇号称移动别墅,是富人的特有标志,因为一艘游艇价值几百万到千万澳元。更重要的是你能买得起不一定能养得起,因为一艘游艇一年的码头税是游艇价格的1/3。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一年四季和中国正好相反,我们的春天是他们的的秋天,和中国有着两小时的时差。异国风情十分突出,动植物的种类繁多,而且有许多是特有的。袋鼠和考拉是澳大利亚最俱特色的动物,植物品种多达几千种,许多植物是闻所未闻的。旅游景点众多,悉尼歌剧院、悉尼大桥、悉尼塔、皇家植物园、蓝山、爱情湾、故事桥、袋鼠角、邦迪海滩、皇家植物园都是著名旅游景区,而其中又以悉尼歌剧院的名气最大。悉尼歌剧院于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于音乐厅正前方,由澳大利亚艺术家RonaldSharp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由10,500个风管组成,此外,整个音乐厅建材使用均为澳大利亚木材,忠实呈现澳大利亚自有的风格。

    壳体开口处旁边另立的两块倾斜的小壳顶,形成一个大型的公共餐厅,名为贝尼朗餐厅,每天晚上接纳6000人以上。其它各种活动场所设在底层基座之上。剧院有话剧厅、电影厅、大型陈列厅和接待厅、5个排列厅、65个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演员食堂、咖啡馆、酒吧间等大小厅室900多间。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贝尼朗岬角。

    其特有的船帆造型,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海港大桥则是为数不多的得到世界广泛赞誉的大桥,这座与众不同的灰色的拱形桥是将悉尼港连接在一起的空中长廊,它高134米、长503米的雄伟身姿也是各类电影电视中的常客。自1930年建成以来,海港大桥一直见证着澳大利亚特别是悉尼的发展。

    澳大利亚还有一处最吸引人的景区,那就是大堡礁。之前,我以为大堡礁是个岛屿,当游轮在太平洋上行驶一小时后靠近一个浮台时,导游说大堡礁到了。我一看,这儿没有岛呀,原来,所谓大堡礁是指一片海域,这一海域下面是一片珊瑚区,为了开发旅游而建造了几个浮台,供游人休闲娱乐。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它纵贯于澳洲的东北沿海,北从托雷斯海峡,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大堡礁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绵延数千里,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又被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

    心形岛为大堡礁赢得了“百分百求婚成功率”,岛上的教堂也是全世界最忙的教堂,浪漫满分!大堡礁有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自然景观非常特殊,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在礁群与海岸之间是一条极方便的交通海路。风平浪静时,游船在此间通过,船下连绵不断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猎奇观赏的最佳海底奇观。在这里,你可以选择深潜、也可以选择直升机、还可以亲自驾驶海底摩托车,如果你不会游泳或是年长者,可以乘座半玻璃艇一轻松游览海底世界。

    放在20年前,我一定选择深潜,或者乘座海底摩托车。今非昔比了,我和老伴儿选择了半玻璃艇,乘座半玻璃艇只要排队就可以分批观看,20分钟一班,第一趟我光顾着拍照了,没看过瘾,于是我又排了一次队看了第二遍,海底世界那真是美不胜收,千姿百态的珊瑚、各种各样的鱼儿、还有海参和大海龟,让人眼花缭乱。

    人说澳大利亚是个天然的大氧吧,这话一点不假。去之前一身毛病,到那儿才几天就全身轻松,这不是崇洋媚外,因为这是我们一个旅游团所有人的共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