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修真小说 > 衍天法 > 第44章 读书
    第一天上课,左道天教杨林握笔的姿势,杨林学了一个时辰,左道天一个时辰后放弃了,心情非常不好,去外面遛了会弯,整个上午的时间杨林都在写自己的名字,七歪八扭,不堪入目,左道天到了饭点的时候看着杨林,很好奇的问他是怎么考入书院的,杨林把跨玉阶的事讲了一遍

    左道天是看着古剑碑长大的,知道他修的道绝对惊世骇俗,而杨林只是个凝脉境,于是左道天下午去找了古剑碑,古剑碑把杨林对他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他有应该有个很厉害的师傅,但是大梦道人,没听说过啊,难道是个隐世的高人?左道天作为前代大祭酒跟庄定天是一个时代的人,甚至比庄定天还要年长十岁,这样的人会没听说过吗,于是他又去找了于正,听说杨林来之前曾去闯山,于正说杨林使的是双手功法,很是奇怪,当下便模拟了当天杨林使出的招数,左道天震惊了,因为如果是剑法,那就太强了,不在书院的任何一种剑法之下,君天书院是何地,从第一代大祭酒开始,大家学的都是剑术,剑乃君子之器,由此可见杨林的师傅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思及此处,左道天便又去找了穆玉

    不一会,穆玉来到了沈园,杨林恭敬的给穆玉行了一礼便接着练字去了,随后穆玉给左道天斟了一杯茶毕恭毕敬的说道:“恩师,杨林可还好?”

    “没看出什么出众的地方,你确定他在凡河底下找到了铜宫?”

    “杨林不会骗人!”穆玉抿了口茶闭目说道

    “凡河是书院的一个迷,你说他能不能解开这个迷?”左道天皱着眉头说道

    “恩师,你觉得杨林是个怎么样的人!”

    “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古剑碑那小子好像很喜欢他!于正说他剑法不错,至于你,我还没问你为何会带他来书院!”

    穆玉笑了笑说道:“能进书院的人,大多都很优秀,我们在这里生活久了,便也觉得没什么!在我们看来,杨林并不优秀,甚至像个普通人,但不知恩师发现没有,这反而更像是一种完美!杨林可能是个完美的人!”

    左道天沉思了一会说道:“那按照你的说法,书院里的人太过追求完美,反而失了上乘?”

    “并不是如此,杨林和齐有后不远万里来到正明国,势必发生了一些事情,经历过这些这么多事情还有如此率直的性情,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且我发现杨林修的功法很奇怪,我捉摸不透,他师傅肯定不简单,如果是个隐世的高人,那为何要收他做徒弟?他身上肯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再说到凡河底下的铜宫,那天他就那么直愣愣的跳下去了,如果不是有某种感应,那就是他们之间或许有联系!”穆玉说道

    左道天抿了口茶,历代大祭酒都跟凡河都有一种羁绊,从第一代大祭酒卫长思开始,每一代大祭酒都想修成卫长思那样的境界,人间最强,至情至性,而当他们朝着这个目标在前进修到道天境后,总觉得突破口就于凡河有关,但到底是什么关系,没人知道,所以每一代大祭酒总会跟凡河有着某种特殊的感情,左道天当年在凡河当渔民当了十年,而穆玉更是惊人,他爱上了凡河,从他二十岁开始,便执着着的在凡河边上等待,感受着她的肆意和柔情,左道天没有阻拦过他,因为对凡河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只有这群大祭酒们才会理解,至于其他人,只知道这代大祭酒是个疯疯癫癫的人

    两人端着茶,看着正在那边认真写字的杨林,这小子难道是传说中的气运加身,将来必成大器?

    最后穆玉无奈的笑了笑辞别了左道天,回他的凡河边上发呆去了,而左道天则去了书库,找白向书要了些关于历代大祭酒的史籍,想从中发现点什么

    深秋近冬,作为南方凡河边上第一大城的书城,湿润的寒气悄悄来临,寻着点缝隙便能钻入你的骨头,正所谓春暖秋捂,很多大户人家都开始穿上了厚厚的冬装,书院今天来了一个久违的人,三师兄万圭,万圭跟古剑碑是当年书院最顽皮的两个人,万圭是修道的天才,古剑碑是他的小跟班,后来两人胆子太大,居然溜出书院准备去西边玩,最后身陷重围,被左道天救了回来,之后古剑碑和万圭仿若一夜之间长大了,一个欲修成书院第一人,一个离开了书院,弃武从商

    万圭每年入冬前回来,其他时候都在外面行商,用他的说法就是,不管多忙,还是要在家里过年,于是一辆辆马车驶进了书院,领头的一匹黑马上跳下个带着狗皮毛的汉子,刚毅的脸颊,粗狂略黑的皮肤,微微一笑眼角的鱼尾纹皱起,邻家大叔的感觉很是亲切,万圭每年都会带回很多皮帽书籍小玩意儿,所以每次他回来,总能给书院带来快乐

    沈园里,古剑碑摸着把鲨鱼皮的刀鞘,扔掉了原来的刀鞘将古剑插了进去,左道天亲手倒了杯茶端到了万圭手中说道:“辛苦你了!”

    万圭端过茶喝了一口:“听说书院来了个小师弟,在哪呢!”

    “喏,爬在车上玩的最开心的就是!”

    杨林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小东西,白晃晃的玻璃制品,各种颜色的皮毛制品,还有些有趣的铃铛,小铜壶,连于正都在翻看着后面马车上的书籍,直呼过瘾

    大家挑完了东西便各自散去,古剑碑和于正带着杨林走了进来,杨林第一次见到这个如邻家大叔一般的男子,害羞的行了一礼:“三师兄好!”

    万圭站了起来,从身后掏出个包裹递给杨林,古剑碑一个闪身抢了过去急急的打开一看,是件灰色的裘服,万圭笑了笑说道:“这是件狼裘,我们在归来的路上遇到了狼群,这条狼王一直厮杀到全族覆灭只剩他一条,但还是依旧冲上来咬伤了我的一个伙计,所以我把他的杀掉后,留下了他的皮硝成了裘皮大衣,很适合你!”

    不多时,古剑碑牵着换好衣服的杨林走了出来,杨林有点不适应的拉扯着衣服,狼皮被硝制的特别好,杨林的身高才到万圭胸口,万圭抱了抱杨林的肩膀满意的笑了起来,真是人靠衣装,穿上裘皮的杨林英姿勃发,连于正都忍不住说了句不错

    万圭每次回来都会住在沈园,于是杨林又多了个老师,万圭每天都会来这里看杨林,偶尔跟左道天喝喝茶,聊聊西边的战事或是有趣的见闻,时间就那么一天天的晃了过去,杨林开始能读一些启蒙书物了,万圭抽空会跟他讲些平时跑商时遇到的趣事,杨林也会问很多奇怪的问题,万圭总是很耐性的解答,湿骨的寒气总是在不经意间被人间的温暖驱散

    入冬时分,书城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学宫的授课也结束了,很多离得远的学生搭着万圭的免费马车回家过年去了,齐有后已经不切萝卜了,换成了磨菜刀,杨林每天依旧在练字,读书,左道天跟万圭吃着火锅聊着杨林,万圭也没听说过大梦这个人,于是这个冬天过的相当悠闲

    杨林的授课也多了些内容,上午读书写字,下午便和书院的学生一起去城外施粥,接济灾民,左道天觉得一味的读书写字对杨林来说并不见得是好事

    书城外一处空地,几个临时支起来的竹棚下,杨林正在看书,丘三平拿着个大铁铲在五个大锅前来回走动,几个书院的学生在一边帮衬着,忙的满头是汗

    “七师兄,灾民越来越多了,我们带来的粮食好像不够!”一个柔弱的书生擦了擦额头说道

    “丘师兄!”杨林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嗳嗳嗳,在呐!”丘大胖子提着铲子眉开眼笑的跑了过来,开玩笑,能让书院七师兄喊一声师兄,全身骨头都要酥一半啊

    “丘师兄,这些灾民怎么越来越多了?”

    “嗨,都是凡河边上的渔户和村民!知道书院每年冬天会施粮,便过来蹭些个吃喝,还有些是北边逃过来的灾民,不过今年好像比往年多了些!”丘三平拄着铁铲说道

    “丘师兄,我们为何要施粥,为何书城大多数人过的那么富足,他们却饥寒交迫,食不果腹?”杨林好奇的看着丘三平

    丘三平愣住了,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早年间考入书院时也是意气风发,满腔抱负,但在书院越久,他就越觉得自己没有想象的那么优秀,读的书越多,在书院越久,他就觉得失落,书院能给他容身的,或许就只有那个厨房,这十多年,上到沈园,下到书院师生,都是吃他做的饭长大的,他只是找到了在书院的位置,一提到做菜,他比谁都来劲,这种感觉可以继续维持下去,直到他死去,应该也不会后悔

    “因为他们知道书院每到冬天便会施粥啊!”

    循着声音望去,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老者站在竹棚的旁边对着杨林说道,一头黑灰相交的白发梳理的整整齐齐,老者笑眯眯的看着杨林

    老者身边是四个穿着黑红色四爪蟒袍的汉子,杨林倒也不紧张,行了个师礼说道:“他们有手有脚,为何还会挨饿,不能下河抓鱼,不能耕田织布吗!”

    老头哈哈大笑了起来:“你这小子真是喜人,你既是书院学生,为何不懂这些浅显的道理?”

    “老师没教过这些,只是让我来施粥!看样子你是知道的,那你说与我听便是!”杨林撇了撇嘴说道

    “我又不是你师长,为何要教你!”老者调笑的看着杨林

    “因为,不耻下问是美德啊!”

    “啥?不耻下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老者笑的腰都弯了下去:“我叫梅长龄,回去问问你师长,不耻下问该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