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修真小说 > 衍天法 > 第37章 君天书院
    踏上南国的大地,第一种感觉便是湿润,温暖,花草芳香,可惜齐有后和杨林并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

    三天后,两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这座闻名天下的书城,宏伟的城墙上两行石刻,“剑书上古碑,鄙为天下先”,偌大的城门口边上放着一张桌子,桌上有个钱篓,大家有钱就丢几个铜板充当进城的税赋,没钱的也没人强迫你交,两个慵懒的兵丁晒着太阳,唠着家常

    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位衣衫褴褛的乞讨者恭恭敬敬的丢下一个铜板,几个进城卖菜的农夫从篮子里挑拣了几颗新鲜的蔬菜放到桌上,杨林回头看了齐有后问道:“大哥,你身上还有钱么?”

    “除了这身衣服,哪还有半个铜子儿!”

    杨林看了看四周,跑到附近一个茶棚里,扫了一眼角落,捡起个破碗:“大叔,您能把这个碗借给我用用么?”

    “小兄弟,是要喝水么?给,那碗破了,会割伤嘴唇的!”茶棚的老汉爽快的拿出个新碗递给杨林

    “不了,谢谢大叔!”杨林拿起破碗找了个地方就地一坐

    “二弟,你这是干啥?”

    杨林微微一笑,也没有回答,拽着齐有后一起坐在地上,破碗往前面一搁,齐有后无聊的看了看左近,就地抓了把湿泥,玩捏了起来!

    杨林老神在在的闭目养神一动也不动,齐有后坐在旁边,奋力的揉搓着一团泥巴,玩的不亦乐呼

    正明国的国情相当开放,北边连着西宗,东边也有很多出海的码头,贸易很发达,加上几代人对东西运河以及国内官道的修葺都很重视,所以百姓大多富足,只要有把子力气,或者读过几天书的,都能找到份糊口的工作,书城更是繁荣,几次大力改造以及朝廷的重视,如今东西直径几乎超过了百里,一般在城外乞讨的都是临着凡河偷渡过来的元武国难民

    城门口的两个兵士瞟了眼杨林,可能是两个流落异乡的兄弟讨些钱,稍大的那个看起来还有些弱智,也就没去搭理。

    熙熙攘攘的城门处,一位挽着包袱的妇女看了眼杨林,同情的目光稍带即过,囊肿羞涩也是没办法,又一个扛着锄头的汉子走过,摸摸怀里,还是留几文钱回家给孩子买串冰糖葫芦吧,就这样一直到了午后,齐有后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扯着杨林的袖子眼泪汪汪的说饿

    城门口的兵卒都看不下去了,一个看起来十三四岁的瘦弱孩子,还要照顾智障的哥哥,真是凄凉啊

    “老三,你干啥去!”兵丁甲说道

    “这也太惨了,跟我家小子一般大,瞅着那残障的哥哥还在叫唤着饿,我去给他俩大子儿有什么打紧的!咱这可是书城,能救济便救济下!”说完便走了上去

    丁零当啷,两个铜板丢进破碗,杨林低头道了声谢,捡起破碗站了起来,走到城门口的桌子边上,拿起铜板丢进钱篓子

    兵士甲惊讶的问道:“你这孩子,你若要进城不交钱也可以啊,原以为你没饭吃了,结果是为了交钱,难不成俩都是傻的?”

    “你才傻的!”齐有后瞪了眼兵卒说道

    杨林尴尬的笑着说道:“我虽然没钱,但不能没骨气!”说完鞠了一躬,拉着齐有后往书城走去

    远处一个城垛上,抱剑而立的书生看着杨林慢慢消失的背影,若有所思

    一进入书城,齐有后变得活泼了起来,乖乖,这可比云州府还要繁荣啊,车来马往,人头攒动,店铺招牌迎风鼓舞,宽直的大道干干净净,连着街边叫卖的小贩看起来都神采奕奕

    君天书院依山建于书城的东边,书院的前面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笔走龙蛇,大气滂沱,除此之外,居然连个大门或者牌坊都没有,一眼望去就能看到里面三三两两走动着的学生,互相见礼,或是摇头晃脑的站在一处朗诵着什么

    就在这时,眼见的杨林看见旁边有个书生,拿着把大扫帚认真的清扫着大石头附近的大街,杨林上前一礼:“这位大哥,有礼了!”

    青年猛地放下扫帚认真的回了个礼,杨林赶忙又是一礼,那青年抬起头奇怪的看着杨林,再次认真的还了一礼,看着青年认真的表情,杨林尴尬的又是一礼,就这样,你来我往,两人站在书院的大门口不停的站鞠起躬来

    “你俩没完了,是吧!我说大兄弟,请问怎么才能到书院读书哇!”齐有后大声的吼了起来

    杨林脸皮一红,腼腆的往后退了一步,倒是书生有些不以为然细声细气的回答到:“这位公子,只需要在那边报个名就行,到指定的时间来参加考试便可!”说完指了指旁边

    不远处还真有个小门房,一位胡子比头发还长的老学究埋头愤书着

    “这位老师,请问如何报名?”

    白胡子老头头也不抬,往旁边的一指,姓名,年龄,学识,有无功名,写好了下个月十五来考核,记得报名那天带上一百两银子

    “啥,那么贵!”齐有后尖叫道

    “年年都有些无聊的人来报名,书院又不禁各种身份,这也是无奈之举!”白胡子老头唏嘘了一下,又开始奋笔疾书

    写完几行连齐有后看着都惨不忍睹的字后,杨林搁下笔走出了门房

    “先不说能不能考核过,这一百两去哪找!”齐有后摸了摸下巴问道

    两个人饿着肚子在街上转悠,突然看到一群人吵吵嚷嚷的,齐有后最是兴奋,拨开人群挤了进去,一个面容白净但偏瘦弱的姑娘跪坐在地上,头上插了根稻草,抹着眼泪,凄凄切切的惹人怜

    “呔,卖得几个钱!”一啃着甘蔗的闲汉起哄道

    小姑娘害怕的连头都不敢抬起,只是喏喏的低语了几声,一群人吵吵闹闹的谁也没听清楚

    “老朽出五两,跟我回家如何?”一胖胖的老员外笑着问道

    小姑娘抬起头,就见一个满脸疙瘩的老头子挤着肉脸,吓的赶忙往后缩了缩,正义感爆棚的齐有后看不下去了,也不顾杨林的拉扯,掰开人群走到小姑娘身边,气势汹汹说道:“一群老爷们,欺负个小姑娘,有甚意思!”

    齐有后直起腰大声说到:“这位姑娘已经走投无路了,你们身为男人,连点最起码的同情都没有吗,难道这就是书城!”

    “你这汉子,看起来人模狗样,那你给钱呐!”吃甘蔗的闲汉说道

    “我没钱!”齐有后仰起脖子轻轻咳了下,大义凛然的说道:“但这位姑娘插草卖身,定是有不为人知的难处,你们这帮老爷们调笑与她,可觉得羞耻乎,这位啃甘蔗的仁兄,看你就像是个闲汉,没讨媳妇儿吧,还一天到晚晃荡着,也不怕老母担心!这位胖员外,瞅着你也五十好几了,脑满肠肥的,人小姑娘才多大,也不怕糟蹋了!在场的老少爷们,看这小娘子十六七岁,就没个好心人,给她一个好归宿的么,多可怜呐!”说完拂袖叹了口气

    “我我,我没媳妇儿管你啥事!”

    “老子今年才三十七岁,你才五十呢!”

    齐有后挺直腰板一撩秀发缓缓说道:“各位乡亲父老,我虽然没钱赠与这位姑娘,但还是有些良心,我在这儿,替这位姑娘做媒,找个老实本分的人家!大家说好不好!”说完抱拳唱了个肥喏

    “好!好!好!”群众们斗志高昂,看戏的不怕事儿大。

    “不知这位姑娘想寻个什么样的人家!”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说道

    小姑娘本就害羞,迫于无奈才插草,如今有个高大的汉子为她说话,心里也是暖暖的,刚想要回答,却被齐有后制止住:“一流落异乡的小姑娘,无非是找个安稳的家,有个疼爱她的丈夫,聘银五两,我做媒,有没有身家清白,为人爽利的汉子,出得起钱,养得起婆娘,都别害羞了哈!”

    还别说,被齐有后一鼓动,真有几个路过的汉子围了过来,谁不想讨媳妇儿,但书城不是一般的地方,生活质量比较高,讨个媳妇儿还得看对方父母的脸色,如今有个流落异乡的小娘子,看着白白净净,娇羞怜人,还无父无母的,便动了心思!

    “那小姑娘,我在镖局工作,平时卖一把子力气,要是不嫌弃,可以跟我!”一糙汉子挤进来说道

    “就你这身板,人小姑娘吃得消么!”齐有后白了一眼说道,惹得一群看热闹的人各种想歪,哈哈大笑起来!

    “嗨,咋这样说俺!”汉子脸一红,撂下句话便跑了

    就在此时,一书生模样的人腼腆的举起了手:“我,我,我想娶这位姑娘!”

    齐有后跟着群众们打量了一下这位小兄弟,欣长的身板,就是有点害羞:“这位公子,可养活的起姑娘!年岁几何”

    “在下,在下读过几年书,如今在大当米铺当个账房,月银七两半,家中还有几亩薄田,在城外着人打理着,尚有些富余,只是家中兄长沉迷读书,月前才刚娶妻,长幼有序,如今轮到自己年龄却已经偏大!姑娘要是不嫌弃,您看我还行么!”书生掰着手指腼腆的说道

    “就你了,不错不错,人斯斯文文的,还读过书,姑娘这是修的哪辈子福分,赶紧答应了吧!”齐有后打着哈哈说道

    小姑娘本来就没什么主见,瞟了眼青年书生,只是害羞的点了点头,齐有后一看,得嘞您呐,一把拽起小姑娘,走到青年书生面前:“乡亲们作证,拿钱吧!”

    “这,我出门也没带那么多银子啊,要不,姑娘您跟我去取吧!”书生害羞的说道

    “没事,我跟我二弟护送姑娘去取!”齐有后拍着胸脯

    “哎,这位公子,我也没讨媳妇儿,干脆您给帮我找个呗”

    “我说您别走啊,家中小女尚未婚配,那位公子,可有时间帮衬着!哎,别走呐!”

    一群人七嘴八舌热闹的很,齐有后嘿嘿一笑抱拳说道:“各位乡亲,明儿开始,就这地儿,但凡适婚年龄的,我齐大媒人包啦!银钱随意,咱图的是个乐呵!回见!”

    一群人起着哄,浩浩汤汤的跟了小半里地,惹得一群上街巡逻的衙役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吓的赶紧打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