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胡斌师兄已经开始了!”果然,舞台上主持人刚说完比赛开始时,胡斌立马开始动手了。这一次的挑战本来他是不想“助纣为虐”的,可是就在前几天他收到家里传来的消息。说是他父亲出车祸了,现在急需三十万动手术。本来对于胡斌这样已经有了些许名气的有潜力有水平的国画学生来说,这三十万也不算特别多。相信只要给他一年时间的话,凭借自己的本事赚够这三十万不是什么问题。可是...现在父亲的伤势可等不了他这么长的时间。要知道当初就是自己的第一支毛笔就是父亲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自己开始接触国画也是因为父亲。当初自己就是想着要是能把父亲的容颜留住,所以才毅然拿起画笔的,一直到现在父亲都义无反顾地支持着自己。
胡斌依然记得八年前那段艰难的岁月,那年父亲与一个朋友合伙开公司却被骗走了一大笔钱,公司最后破产了还欠了一屁股债,追.债的找不到父亲的那个朋友,结果把账都算在了父亲头上。从那天起,讨债的人隔三差五地就跑到家里要钱,家里一些值钱的东西都给拿走了。那段时间胡斌一家度过了最黑暗的时期,父亲为了还债什么工作都去做。什么外卖工啊、清洁工啊、洗碗工啊。有一段时间父亲一天打着三分工,真的是在透支生命来赚钱啊!即便是在这段时期,父亲依然没有要求自己放弃画画这一兴趣。胡斌仍然记得当时父亲的那句话:小斌,我知道你喜欢画画。既然喜欢它那就坚持下去吧!至于钱,你不用担心。爸爸现在每天都能赚到很多钱的,你画画需要什么尽管跟爸爸说。看着父亲头上那缕缕白丝,十一岁的胡斌的心狠狠地被触动了。这个时候家里已经可以算是山穷水尽的时期了,可父亲他还依然支持着自己的兴趣...
如今父亲病倒了,身为人子的自己怎能无动于衷呢?为了给父亲筹集医药费,胡斌找了很多朋友,甚至还将自己的作品卖出去换钱。但即便是这样,也仅仅才筹集了不到十万。就在这时候,周天明找上了他。说是如果自己能帮他以国画挑战萧凡的话,无论成与不成,周天明都会给他五十万。这个时候周天明的出现对胡斌来说可谓是救命稻草了,尽管他知道周天明这人口碑不好,尽管自己不愿意帮他,但与父亲的生命相比,自己这点尊严算得了什么?于是他毅然同意了。
摇了摇头,胡斌将这些想法甩出脑外。作画时是不允许出现任何杂乱的想法的,否则做出来的画必然是失败品。深呼了一口气后,胡斌一把将长长的宣纸铺在桌子上,顺势抓起一旁的大毛笔沾了沾墨后先是在纸的最上端点了一点,之后又是在左右下各点了一点,这四个点的浓度各不相同,然后又是换了小毛笔在画纸下端那个点上画起了断断续续的虚线。众人都搞不清楚他到底在干嘛,按理说应该是从上到下开始画了才对嘛!可他这...看着分明就是将画纸弄脏了嘛!
而一旁的萧凡倒是饶有兴趣地看着胡斌,轻声喃喃道:“哦?居然是“速点”?先是四点定大小,再来虚线“过纸”,这方法可不简单啊!这四个点一旦墨水的浓度分配的不合理可是会毁了整幅画的,还有大小定下来后可不允许少一分或是多一分的啊!必须得保证那完美的比例分配啊!这“过纸”的线条在成品出来后可不能显示出一丝多余,或是一丝不足啊!这种方法现在应该没多少人敢用了吧?用这种方法的人要么是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要么一定就是经验十分丰富,你...是属于哪一种呢?”
没错,胡斌此刻的手法正如萧凡所说先是定大小再“过纸”的“速点”方法。这种方法看似多余,实则不是。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会对自己将要做出来的画已经有了一个十分清晰的构图,下笔时会更加的自信坚决。基本上不会有多余的一笔,同时还把自己的这种信念通过成品后的国画展示出来。可以说在古代的国画大师中,超过一半的大师都是以这种方式作画的。
胡斌用起这种手法很娴熟,看来平时他没少用这种手法作画。半个小时过去了,胡斌的作品已经有了些许成型了,隐隐约约能看到他所画的是一副人物画。反观萧凡这边,这家伙居然还乐此不疲地看着对手作画?这可吓傻了一干围观同学,这...该说你什么还呢?这是你的比赛啊!半个小时过去了你特么什么都没干,还看别人画画?要知道这可是涉及几百万的赌注的啊!你还有三百万在里面呢!你倒是快下笔啊...
这...真的是急坏了在场的同学们了。听着同学们的议论,萧凡依然笑眯眯地看着胡斌作画。丛刻萧凡内心是这样的:这胡斌的水平真是不错,假以时日应该能成大器的。待会比完赛我要不要指点他一下呢?这...要是同学们听到萧凡的心声的话,估计会蛋碎一地吧?这踏马...比赛的时候没想着怎么赢,反而想着比赛后要不要指点对手?你特么怎么不上天呢?
很快,时间过去了五十分钟了。胡斌的画基本已经有了雏形了,这幅画即便没有完成。但看一眼就知道胡斌所画的肯定是他父亲,这代入感真的太强了。看着胡斌这画到一半的作品,萧凡皱了皱眉头。这并不是因为他画的不好,只是萧凡似乎从他的画中看出了点什么。
胡斌继续心无旁骛地画着,从父亲头上的缕缕白丝到脸上那与年龄不相符的皱纹,胡斌都画的异常认真。甚至连父亲手上那厚厚的茧都绘画的十分生动逼真。一个小时后,胡斌大致上完成了这幅作品。唯独眼睛的地方缺了,此刻的胡斌似乎在纠结着如何绘出这眼睛,好多次提起笔又放下。按理说用这种方法作画的人不应该存在这种落笔不定的情况才对呀?可他这是....?
萧凡抬起头看了看胡斌,思考了一下。突然微笑道:“好家伙,这是要升华了?果然有潜质啊!”这时萧凡此刻也替他感到高兴,使用“速点”时的瓶颈就是改变,借此打破常规。在绘画时,画某个点或是某个地方时突然来了灵感。停在了这里思考,将脑子里的灵感化为成品。这就是“升华”。
果然,紧闭双眼的胡斌突然睁开眼睛,抓起台上的毛笔对着眼睛处画去。动作幅度很大也很快,那样子看上去像是在纸上乱画,实则不然,此刻的作者作画完全是跟着心中的感觉走。这一过程根本不需要他们思考什么,仿佛就像有人拿着他们的手在纸上画一般,只那么几分钟,胡斌的作品完成了。而胡斌整个人看起来似乎气质又更加浓厚了一些,此时已经过了一小时十分钟了。另一边,萧凡在低着头像是在思量着。只是...这还有二十分钟,他还能画出一副作品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