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月影往昔之诸子时代 > 第三章 潜龙勿用
    (小说不是史书,本故事纯属虚构。但本故事仍以历史为主,创作为铺。锦语静馨)

    小贤转过头去淡淡的看着月光,好像若有所思,荆轲也将目光转向那皎洁的明月上。

    放开我,你们抓错了,放开我,地下传来的声响打乱了小贤的思绪,小贤从屋顶望下去,只见底下路边上有两个士兵抓着一个老人,小贤闪过一丝怒色,立马起身,双指微微凝气,使出《鬼谷易于飞灵》的【灵虚飞羽】顿时全身满都是白色的剑气,双指轻轻一挥,万道剑气冲向那两名士兵,忽然小贤将双指轻轻一潭,剑气在那两名士兵的头部停止了,小贤用内力千里传音道:还不快滚,小心你们的脑袋。两名士兵吓得腿都软了,浑身颤抖的说,大侠饶命,大侠饶命。说完便灰溜溜跑了。小贤和荆轲从屋顶使轻功飞到老人面前。小贤淡淡的问:老先生您没事吧?老人道,老朽无碍,多谢公子相救,小贤道老先生贵姓?他们为什么抓你?老人道,老朽黄石公是也,他们错把我当成法家韩派的人。哦?小贤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仍旧淡淡的说到,老先生先在您已无事,这么晚了,还是早点回家吧。黄石公笑道,多谢公子关心。我观公子年纪轻轻,身手不凡,又心存仁义,日后必有大为。老朽年事已高,欲找一名仁义之人,完成老朽平定乱世的宏愿。今日方见公子,老朽欲将这本《太公兵法》奉上,希望公子能完成老朽此生的宿愿。小贤淡淡的笑道,老先生抬爱了,晚辈不是你要找的人,不过请老先生放心,晚辈要是遇见合适的人选,定举荐给老先生。黄石公道,即使如此,老朽也不勉强了,小贤送给黄石公了一只信鸽,老先生请留下这个。黄石公接过信鸽,小贤道,时间不早了,就此别过。说完小贤和荆轲飞走了,黄石老人,微微的叹了叹气。

    夜已入深,张良在客栈里难以入眠。淡淡的看着窗外的月色,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忽然飞来一只信鸽,张良拆开一看,上面写到,张先生请城外一会,张良来到城外,问到,调查的怎么样了?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始皇帝,明天就回出城,好,这是先生要找的壮汉,那个人指了指傍边体型大的一名大力士道。张良激动的说:好!我们明天开始行动。

    在此之前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六驾马车。

    第二天早上,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是马队清场,黑色旌旗仪仗队走在最前面,车队两边,大小官员前呼后拥。见此情景,张良与大力士确定是秦始皇的车队到达。但所有车辇全为四驾,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的大铁锤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正好被赶路的小贤和荆轲看见了,小贤立刻双指凝气使出【灵虚飞羽】,顿时全身满都是白色的剑气,双指轻轻一挥,万道剑气冲向大批秦国的士兵,霎那间,秦国的士兵被小贤的剑气震得东倒西歪,小贤飞到张良的身边拽住张良的衣角逃离现场。而张良找到的那个大力士却被秦军杀死。然而,被大力士击毙命者为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时常换乘座驾,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秦始皇幸免于难,但秦始皇对此事十分恼怒,虽然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是大力士已经被杀,又不知道另一位刺客是谁,张良得以“逍遥法外”,后来不了了之。

    小贤带着张良和荆轲飞到一片树林里,张良恭敬的说到,多谢恩公相救,在下儒家张良,敢问恩公贵姓?姬小贤,你已经没事了赶紧走吧!小贤淡淡的到,然后和荆轲驾着轻功离开了。张良看着小贤离去的背影感激的说到:他日定当报答恩公。

    客栈里刘邦和项梁伸着懒腰慢慢的走下楼梯,客栈老板看见了笑盈盈的迎上前去说道:两位客官昨夜睡的可好?刘邦哈哈的笑道:很好,很好,非常好,昨天的那位公子呢?老板笑盈盈的说道,那位公子今天一大早就出门了。请客官把店钱付了吧。哦,是吗?一大早就出门了!店钱,刘邦摸着头笑嘻嘻的看着项梁。项梁会意,微笑的拿出钱递给了老板。项梁道,我现在要去法家那里,不如就此别过吧。同路,同路呀!哈哈~刘邦笑嘻嘻的说到。那就走吧!项梁微笑的说道。

    小贤飞鸽传书于黄石老人于沂水圯桥头上相遇,小贤淡淡的道,前些天我救下一名少年,是儒家弟子,名叫张良,我观此人心存高远,很适合做你老的传人。黄石老人微微一笑道,多谢你小贤,不过出于谨慎起见,老朽还需考察一下此人,小贤道,那是自然,那我就不多打扰了,就此别过。贤小友请慢走,黄石老人和蔼的说到。

    由于行刺失败张良心情沉闷的闲步于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者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说罢,扬长而去。

    黄石老人走在路上望着满天的星斗大笑道,老朽此生的宏愿终于有人替我实现了,老朽此生再无遗憾了,小贤,老朽多谢你了。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张良兴奋的日夜兼程赶回儒家正日关门闭户日夜研习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