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玄幻小说 > 一生都爬坡 > 第四十三章 以兵代干
    阿龙入党以后,仍然马不停蹄的奔跑。

    1973年,阿龙“以兵代干”,接受了保密员工作。代理代理,一直代理到第二年,提拔的事情,仍然像灌油的漏斗~没有底。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军人用生命抒写忠诚,军人用意志锻造信念!

    “不、我不能有情绪,我不能有私心杂念。‘代’多久都行!”阿龙每天乐呵呵的,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

    全大队有一个15x5米的大澡堂。每周按机关、一、二、三、四区队轮流洗一次澡。几十上百人像下饺子“泡”在一起,只见一个个赤身裸体,毫不隐晦,在池台上仰叉叉躺起的、扑起的、蹶着屁股扶着池边的、坐着的、站着的,全由另外一个战友用毛巾为其使劲的擦、搓,全身搓得菲红,直到搓出一条条“疙泥”为止。然后交换为对方搓、擦。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一天,朱阁为阿龙搓着背,阿龙有了上帝般的感觉,眯着双眼,哼着《红星照我去战斗》,尽情享受着被人服务的幸福。这时,朱阁在问:

    “铁柱子,你那保密员,好久转正?”

    “执着的追求,虽然痛苦。但它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如今的我,不能象浅滩放木排~拖起走。不管那些事,一如既往,好好地干!”

    “你别说,过去有的老兵,不到两年都可以提。你已经三年多,且以兵代干,为什么还不能够提?奇怪。”

    “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比求不得!这,只能说明我不够优秀呗!”阿龙鼓起大大的眼睛,看了一眼朱阁。

    “就是,冲动是魔鬼,不要着急。只要坚守梦想,总是可以达到目的地。”朱阁顺水推舟安慰着阿龙。然后把搓、滚在一起长长的“疙泥”条条拿到阿龙眼前,笑嘻嘻地说:

    “你看,好邋遢!”

    1974年初夏,一天,夏力把阿龙叫到办公室,说:“支队分了几个工农兵大学生指标。政治处研究,你具备条件。”

    阿龙当时第一反映是:我已经在干部岗位上。提保密员,是脸盆头抓鱼~稳拿的事。难道是情况有变?

    有些话适合藏在心里,有些痛适合无声无息忍下去。此时,阿龙哪好问身边的股长什么时候提保密员的事?

    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想来想去,阿龙怯生生说:“算了,还是以革命工作为重。”

    夏力又说:“既然你不去读书。政治处有一个意见,请你参加由干部、战士、工人组成的‘三结合’招生办公室,怎么样?”

    “可以!”阿龙嘎嘣脆地回答。

    那年月,上大学的人叫“工农兵大学生”。不用文化考试,重在现实表现,经过基层推荐,招生办公室审查,就可以了。yq大队审查招生条件时,还把推荐的战士召集在政治处会议室,就像江边洗萝卜~一个个地来,问一问简简单单的常识。基本过得去,就ok了。

    这时的阿龙,眼睁睁亲自将一个个战友送进大学的殿堂,他难免不伤感……

    “阿龙,没什么。你一旦当上干部,就是每月8.5元与62.9元的距离。不亦乐乎?”梅世芬这样解释。

    “谢谢你的指教。我还是想多学一点知识。”

    “指教你是必须的,因为我是首长。我还要告诉你,钱才是硬通货!”梅世芬半开玩笑。

    那时,谁买了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三大件”之一,都是绝对的资格,相当的牛b。政治处王干事不到两年就提拔了。你看人家,工间做广播体操时,穿着锃亮的皮鞋,时不时故意抬起手腕,看走到了“几点”,拽兮兮的!夏力的“飞鸽”自行车,从坐套、三角架、货架、脚踏到龙头,都用花色塑料胶带精心缠起来。每到星期天,那车条上系着的花毛线就会“飞旋”起来,和着一路“叮铃铃”的脆响,向着嘉市飞奔……

    这就是“钱”的效应!

    “铁柱子,马上到卫生队来吃我炖的猪脚。抚慰你那有点伤感的心!”

    “晚上看电影,来不了!”

    “那我给你提过来。”

    “大脑壳,只有你那卫生队因工作需要才有使用电炉子的权利,好巴适!”阿龙与朱阁吃着炖得烂兮兮的猪脚,边吃边聊。

    这时,门突然被推开!阿龙定睛一看,夏力板着个脸,厉声喝道:

    “部队都在看电影,你为什么不去!机关兵,不像话!”阿龙还没反映过来,夏力已经背着手,走……了。

    “糟了!夏军阀冒火了!啷个办?会不会挨通报?”

    “别怕。哪有那么严重。”朱阁微微一笑。

    阿龙郁闷了!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景顺景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

    为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阿龙充分利用星期天上街、观景、访友、运动,调节心情……

    嘉峪关关城是阿龙最想去的圣地。一天,他约好朱阁,搭上全大队唯一的一辆北京牌帆布吉普车,径直往6里外心慕已久的嘉峪关关城驶去。

    关城气势雄壮,建筑精湛,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墙以黄土夯筑而成,高10.7米。两侧以99999块砖包墙。东西城垣开门,均筑瓮城。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敌、角、阁、闸门楼14座,与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设施构成了严密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雄关。

    好一座雄伟建筑!阿龙在关城上,从东跑到西,从南跑到北,从上跑到下。这瞧瞧,那看看,留恋往返,饱尝眼福,大呼过瘾!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军人用理想充实头脑,军人用意志锻造信念……尽情高兴吧,人生能有几何?

    嘉峪关关城连接长城。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统一前各方互相争斗的诸侯小国建造的长城衔接起来,形成了穿山越岭的边界屏障。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宁虎山。总长度21196.18公里,平均高度6~7米,宽4~5米。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不到长城非好汉!”毛主席这话最具男人气质!

    阿龙触景生情,是啊:从自己出生到现在,就与祖国的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难怪许多仁人志士,都对养育自己的祖国怀有崇敬和依恋之情,并且把自己的祖国视为最神圣、最亲爱的母亲。眼前雄伟无敌的蜿蜒长城,庞大无比的黄土高原,还有站在部队门前就能遥望耸入云宵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伟大的祖国,犹如毛主席诗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那般的可爱!

    啊!万里长城万里长,万里长城堪辉煌。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常唱不衰是军歌,本色不改是军装。既然闸门已经打开,航道已经疏通,精神已经焕发,就要始终保持青春的朝气!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毛主席领导革命的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阿龙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兴高采烈从关城返回了部队。

    一二一、一二一,走向自信的你,为党为民为梦想,何惧坡路千万里!

    从此,阿龙坚持做到:遇到困难就攻克它,碰到挫折就战胜它;小有成绩则加倍努力,大有收获则更加谦虚;在物质生活上~以俭朴为乐,在精神生活上~以执着为荣,在创造生活上~以进取为贵。按照自己选定的坎坷而又充满希望的上坡路,执拗地、百折不饶地继续“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