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科幻小说 > 天子墓 > 第1章 慈禧墓
    1928年6月,蓟县马伸桥,一只部队突然驻扎在了这个地方。

    为首的一人姓孙,名字叫孙殿英。

    “他娘的,听说慈禧这个老贼婆死后在坟地里面埋了不少宝贝真他娘的糟践东西。”

    见孙殿英这么一说,一边的副官早已经心领神会,赶紧递话说道:“大帅,慈禧这些东西也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还不如咱们给取出来充做军饷,也算是为这天下做一些贡献”

    不久大军以军演剿匪为名,封锁了马兰峪东陵,一下把慈禧太后的墓给抄了,据说光马车就足足装了三十多辆,一时间轰动天下。

    这是很早的一份新闻报纸上的内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孙殿英盗慈禧墓的这个事,放在今天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毕竟年代久远,都过去八九十年了,人们更多的只是把他当作了一个故事。

    可是我看到这份报纸放在我桌子上的时候,却有一种摊上大事的感觉,一时间头都大了。

    这事还得从我的爷爷说起,人们都知道盗取东陵慈禧墓是孙殿英干的,直接用炸药炸开陵墓,然后带着一大群人冲进去搜刮财宝。

    其实慈禧不是傻子,孙殿英也不是傻子。

    历代帝王皇室的墓穴,防盗的措施都是极高的,里面的机关更是环环相扣,一环触发,活人是绝对进不去的,更别说冲进去收刮财宝。

    一般人去盗墓,只怕根本没连慈禧陵墓的入口在那个地方都找不到,除非动用大量人力把整个东陵挖开,揭个盖朝天,不然是没法进去的。

    所以孙殿英盗慈禧墓事件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就是我爷爷。

    其实关于我爷爷的事情,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甚至我都没有见过他长什么样子。

    据说我生下来的时候,我爷爷就死了,可是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我爷爷埋在那里,家里每年清明重阳也不见我父亲祭拜过一下。

    我爷爷名字叫江东来,一说他当年是一个石匠,参加了慈禧陵墓的修建,在快要完工的时候,我爷爷一看情况不妙,因为他们修陵的时候,消息封锁的特别严,而且但凡这种修建皇室陵墓,工匠最后大多都会被灭口,所以我爷爷事先吃了一种药装作自己突然意外发药子,发药子是一种土话,意思就是染上了怪病。

    管事的一看我爷爷不行了,就让几个看守的官兵把他拖到一块荒地,意思差不多就是让他自生自灭,所以我爷爷这才算是逃过了一劫。

    后来孙殿英找不到慈禧陵墓的入口,却把我爷爷找到了,在他的逼迫下我爷爷不得已说出了陵墓的入口,孙殿英这才盗走了慈禧墓。

    其实据我的了解我爷爷当年不可能是一个石匠,因为他就是当年怂恿孙殿英盗墓的那一个副官,而且我家里祖传下来的手艺,可不是打磨石头的手艺,而是寻龙望气下墓探宝技巧。

    而且在盗取慈禧墓的过程中实际的主持者就是我爷爷,盗取成功之后孙殿英让他最先挑选几件宝贝,结果我爷爷看上的不是最有名的九龙宝剑,也不是价值连城的翡翠西瓜,更不是那些真迹字画,我爷爷拿的只是一本书。

    自那以后,我爷爷就隐居回乡,再然后的事我也就不清楚了。

    我不知道我爷爷当年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我也没有在家中看到过关于当年我爷爷在慈禧墓里面拿回那本书的任何资料。

    这件事,基本没有外人知道,所以也没人会知道孙殿英盗慈禧墓和我家有什么关系,可是如今有人把几十年前的旧事突然扯了出来,让我一下不知道来人到底是个什么意图了。

    不过,我的直觉告诉我,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我叫江南下,因为我家庭条件的特殊,说好听点就是世代摸金,在我爷爷那一代,因为历朝古都都在北方,帝王陵墓自然也就多不可数,所以便移居到了北平。

    后来时代渐渐的变化发展,国家的法纪越来越严明了,盗墓这种事情被明令禁止,我父亲知道不能再靠祖传手艺吃饭,于是趁着改革开发的机会,金盆洗手南下经商。

    没想到他这一下海,还真赶上了好机会,摇身一变,从一个地下掘墓的工作者摇身一变成了中国一个声名显赫的企业家。

    也正是他南下的那一年,我出生了,索性我父亲就给我取了一个江南下的名字。

    也许是我父亲给我取名字太过随便了,所以我一直和他不怎么对付,加上高中毕业后读的大学就在老家北京,所以我就一直住在北京的老宅子里面,很少回家。

    由于家庭的原因,我从小就对我加里的那点祖传手艺也学了不少,虽然到我这一辈没有正经下过墓穴,不过我对那些古董名器还是有一点眼力劲的,加上我们大学离潘家园也不远,所以我没事就好在那边闲逛,就跟淘宝一样,看到有好东西顺手就收藏那么一两个。

    时间一久,我老家宅子里就堆积了不少,等到没地方放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些东西好是好,可是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啊

    所以就从我老爸那里要了一笔钱,干脆在潘家园里面买了一个铺子下来,把我这平时收集的一些古董宝贝一股脑的全部给搬了过去。

    我也不图能赚钱,反正我爹就我这么一个儿子,我倒也不担心以后缺钱花。

    主要就是图一乐子,平日里有时间的时候就跑过来开门坐会,来了生意我也不太爱招呼,对我来说这些人爱买不买,没想到反而是这样,我这个小铺子还被传出了一点小名气。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都有一点好奇心理的,周围的人一看我这个样子也不像做生意的,反倒是好奇的想来我店里看看。

    没想到这些人来了一看,好家伙,居然发现我店里的东西个个都比周围的铺子高了几倍的价格。

    这就算了,偏偏这件事惊动了鉴定界里面的一个老专家,他到我铺子里面一看,发现我整个铺子里面的东西居然件件都是珍品。

    这个结论一出来,我的名气一下就传出去了,要知道潘家园里面的其他铺子买东西之所以叫淘宝,就是因为十货九假,在这里买古董更多的是一种赌博的意味在里面。

    很多收藏的爱好者,就是想买一件真的都买不到,这件事一出之后,我的铺子的那点存货差点一下就被掏空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一来我并没有进货的渠道,之前的存货完全就是在潘家园里面淘出来的,这要是一下卖完了,我的这个铺子就的关门了。

    所以我干脆就在外面立了一个牌子,一个月只卖一件古董。

    除此之外,说破天我也不多卖。

    记得有一次,一个山西的煤老板,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身后跟着几个西装革履头戴墨镜保镖,进来就在我桌子上扔下几捆钞票,看上了一个玉佛,开就说不管什么价格他都买定了。

    本来我是不想搭理他的,不过迫于他那几个大个保镖人多势众,我一个读书的学生小胳膊小腿的,所以当即决定和他们讲讲道理。

    我指了指门口挂的牌子,抬头挤出一个笑容说道:“得,这位爷,小店有个规矩,无论大小贵贱,一个月只卖一件东西,你看你来的真不凑巧,这个月的业绩刚刚完成,你要有心下个月来吧”

    那个煤老大一看我这么说,还以为我嫌钱少,立刻又掏出几捆票子,冲我说道:“这些够了么不够你只管开口,我来就是冲你这的名气来的,就想买一个真货,价钱不是问题。”

    我抬眼一看,得他刚刚拿出来大概也有个几百万了,要是买个玉佛倒是绰绰有余了,看他这个五大三粗的模样也不像是懂收藏的,我干脆把他打发到其他的铺子里面去行了,不是我不想卖,只是我这个人好不容易立下点规矩,总不能就这样自己就给破掉了吧

    哪知道这个煤老大就认死理非得在我这里买,我一下就搞不明白了,他是真的人傻钱多还是怎么着啊

    他要真是一个傻子,我倒不介意把的票子多榨一点出来,反正谁会跟钱过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