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的时候,刘徳华听说有个香港话剧团,是成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一个民间业余话剧团体,实行的是会员制,最初的会员,主要是玩票性质,近几十年来活跃于香港演艺圈的一些名人,都曾是这个剧团的会员。后来,这个团体得到了财团的支持,才逐渐成为一个专业剧团,但还保持着当初的会员制传统,这项制度,为发现和培养香港演艺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听说有这样一个组织之后,刘徳华便拿着自己改编的雷雨,跑去报名。话剧团编剧组的负责人看过他的本子,觉得他有培养的潜能,便收他为会员。
从此,刘徳华开始迷上了编剧,他开始减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编剧上面。他每写出一个剧本,便拿去请话剧团的前辈指导。最初,他送本子过去,可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闯劲够足,但底气还是有限,心中难免会有些忐忑。可话剧团的编剧老师极有耐心,仔细地看了他的剧本,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修改建议。如果这位老师一开始将他所写的东西说得一钱不值,或许他就不会再有兴趣了。然而,正因为受到了鼓励,他的兴趣便大增起来。
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情,起初都得有新鲜感在鼓励着。新鲜感所能持续的时间,却不会太长。因此,在新鲜感逝去之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去选择别的更新鲜的事物,只有极少数人会留下来。他们留下来,最大的原因,往往是觉得自己还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跪求车时候,一条街道,到处都是少男少女,抱着明星梦前来报名,七人好不容易挤到办公大楼前,却发现这里排成五条队伍,非常有秩序,七人相视一笑,找到编号,嘻嘻哈哈插入队伍,昨天领表单时他们来得早,编号都是两位数,饶是如此,也引起前后几个女生不瞒,怒目而视。
“华仔,你看,那边来了发传单的”余卫国故意挑起话题,转移她们注意力。
“好像是啊。”
刘徳华右手放在眉间遮挡刺眼阳光,果然看到一个帅哥坐在大门口发传单,仔细打量一番,心里发凉,对好友道:“你们也看那个发传单的人。”
“怎么了,你认识啊”李静生等人纳闷,不知道刘徳华什么时候认识的朋友。
“不是啊,你看那么帅还发传单,我们一定没希望了。”刘徳华颓废放下手臂,黯然神伤,心中郁闷,还有没有天理,一个发传单都那么帅
余卫国安慰道:“反正都来了,试试呗。”
旁边同学刘静生附和道:“卫国说得对,华仔你反正你报考编剧,那么在乎外表干什么。”
是啊,自己是抱着当编剧心态来的。
与此同时,叶天领着周星池、梁超伟打算浑水摸鱼,直接进入面试房间,在叶天想来,今天报名的有一两千人,肯定不会详细面试,除了看看外形,顶多再问几个问题。
“天仔,我们要插队吗”周星池忐忑不安,心想,万一因为插队被开除,那就太不值得了,虽然刚才亲眼目睹七八个人插队。
叶天左右看看,笑道:“你们跟我来。”
梁超伟咬牙跟上去,他对包括训练班没报多大希望,到了现场看见这么多人,更是如此,好几千人就录取三四十,怎么也轮不到他,因此没有像周星池那样畏缩,大摇大摆紧跟叶天。
在进入等待室时候,突然有个声音阻拦。
“喂,你们三个,我还没通知你们吧”
苗乔伟板着脸走过来,十分生气,他只不过转身和美女聊了一会,竟然有人想浑水摸鱼,最可恶的还是让美女提醒自己,大大丢面子。